省道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甘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⑧ 在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后,宜立即撒布用量为( 23) m3/1000m2 的石屑或粗砂。 撒布石屑或粗砂后,应用 68t 钢筒式压路 机稳压一遍。 当通行车辆时,应控制车速。 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如发现局部地方透层沥青脱落,应予修补;当有多余的浮动石屑或砂时,应予扫除。 ⑨ 透层洒布后应尽早铺筑沥青面层。 当用乳化沥青作透层时,洒布后应待其充分渗透、水分蒸发后方可铺筑沥青面层,此段时间不宜小于 24 小时。 准备工作 ( 1)下承层:下承层应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表面平整、洁净,符合规范要求。 ( 2)机械及主要仪器:提前做好机械的检修,确保所用机械以良好的状况投入施工,所用 机械 设备有: 装载机 2 台 沥青拌和站 1 座 自卸汽车 10 辆 沥青摊铺机 1 台 胶轮压路机 1 台 双 钢 轮压路机 2 台 沥青含量抽提仪 1 台 马歇尔稳定度测定仪 1 台 沥青洒布车 1 辆 ( 3)人员 实行定岗、定员,制定出明确的岗位目 标,开工前进行人员培训,不合格的不准上岗。 ( 4)材料 ① 沥青 沥青在储存、运输过程中采用良好的防水处理,保证雨水或加热管蒸汽不进入沥青罐中。 每批运到现场的沥青均有制造厂的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 当碎石与沥青粘附性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为增加沥青与集料粘结力,采用掺加消石灰 或抗剥落剂 的方法。 ② 粗集料 A 碎石是用坚硬岩石机械轧制而成,其磨损率不大于 35%。 压碎值不大于 30%。 B 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20%,含泥量不超过1%。 洁净、干燥、无风化、不含粘土块及植物等有害物质。 ③ 细集料 A 沥青面层细集料,选用优质的天然砂,坚硬、清洁、无风化、无杂质,有适当级配,含泥量小于 5%。 B 石屑最大粒径小于 5mm,含泥量不大于 5%。 C 细集料有良好的颗粒级配,其规格范围符合规范要求。 D 选用与沥青有良好粘结力的细集料。 ④ 填料 沥青面层混合料中所用填料用石灰岩或岩浆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磨细得到的矿料 ,干燥、洁净,通过 筛孔的细颗粒含量不得小于 70%,含水量不得大于 1%,其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坚决不采用。 ( 5)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① 原材料准 备:准备好符合要求的道路石油沥青、碎石、砂及矿粉,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使混合料级配组成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初步选定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 ② 马歇尔试验:以推荐的沥青含量为中值,按 %的沥青含量间隔,用已初步选定的各种矿料比例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试件的密度、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物理指标;进行马歇尔试验,参照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测定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同沥青含量的关系,综合选定满足各项指标要求的最佳沥青含量组。 ③ 水稳定性检验 按选定的最佳沥青含量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浸水马 歇尔试验,检验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水稳定性检验不合格,则需重新调整沥青含量及配合比,增加抗剥落剂措施等重新进行试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最后认定各种矿料(及剥落剂)的比例及沥青含量。 ( 6)铺筑试验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做不小于 200 米的试验段,认真做好各项原始记录,整理、验证碾压设备的配备、碾压方法和运输车辆等数据,用于指导以后的施工。 施工方法: ( 1)测量放样 ① 认真测量放样,恢复中桩和边桩,直线段上每 10 米设一桩,曲线段上每 5 米设一桩。 ② 高程测量上我们采用两级测量制,即一 测量组,一复核组,切实做到数字准确,万无一失。 ( 2)挂线 基准线 拉 力拉到规范要求的拉力,基准线立柱与基准线之间连接牢固,以免发生上下或左右松动现象。 ( 3)沥青混合料拌和 ① 沥青混合料用一台沥青拌和机生产,拌和地点设在 K25+800 附近,拌和站设置的位置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有良好的排水设施,注意环境保护、消防和安全工作。 拌和站配有一台 750KW 备用发电机组,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② 拌和机能分口、分级上料,计量准确 , 拌和均匀 , 自动调控 , 自动记录。 ③ 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 150~1700C 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加热温度高 10~300C,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 140~165 0C。 当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超出高限 300C 时),已影响沥青与集料粘结力,混合料不再使用。 ④ 拌和站专门设置试验室, 及时对拌和出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验。 A 正式拌和前进行试拌,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矿料级配及沥青含量的合格性,如不符合要求 则 进 行 调整。 B 正式拌和后,每天取一次试样进行试验;检验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密度、空隙率、饱和度。 C 每天检查 矿 料备料质量,一定保证进 料 符 合要求。 D 派专人检查沥青拌和站质量,对于生产出 的 沥青混合料每半个小时抽查一次 温度 ,并目测每车料 的 质量,一旦发现花白料、焦料及离析现象就立即停止拌和并找出原因予以处理,对不合格的沥青混合料坚决不 准上路摊铺。 ⑤ 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根据计量、溢料等情况,及时适 当的调整料皮带的转速,但不能擅自调整微机内输入的数据。 微机内输入值根据试验室检查结果适当调整,决不允许操作人员随意调整计量值。 ( 4)沥青混合料运输 ① 采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运输车根据生产能力和运距确定,并有适 当的余量。 ② 运输车装料前 车厢要 清洗干净,车厢底部及周壁涂一层隔离剂,但不在底板上留存余液。 ③ 自卸车厢后挡板卡扣保持清洁,易于卡紧、开启,以防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漏料,造成材料浪费和路面污染。 ④ 由于该地区多雨,因此所有运输车备有篷布,防湿、保温、防污染。 ( 5)沥青混合料摊铺 ① 沥青混合料摊铺采用一台摊铺机摊铺,按基准线控制高程、自动调节厚度和找平,在倒换车辆过程中能连续摊铺,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料车前进,具有可加热的熨平板及夯 锤 等初步压实、熨平装置,摊铺宽度可以调整。 ② 摊铺机摊铺过程中以 3— 4m/min 的速度匀速前进,不随意中途变速或停顿。 拌和站的能力、 料车 运输能力同摊铺机的摊铺能力密切配合,选定合适的摊铺速度,注意松铺厚度及路拱,必要时细致加以调整,务求平顺,以 便 不影响平整度。 ③ 机械摊铺过程中,不 能 用人工反复修整,但当出现以下问题时 : 断面不符合要求、局部缺料、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摊铺机后有明显拖痕、表面明显不平整等,在施工人员专门指导下认真调整,局部换料,仔细修补,同已摊铺混合料接顺,不留明显印迹和差异。 如属摊铺机本身原因导致严重缺陷,及时停止摊铺。 ( 6)沥青混合料碾压 ①碾压紧跟摊铺机进行。 碾压过程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初压:用双 钢 轮振动压路机静压 1 遍,速度在 ,在 120 0C 前完成。 复压:用双 钢 轮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 23 遍,胶轮压路机碾压 2 遍,复压温度不低于 900C 前完成。 终压:用 双钢轮 压路机静压 23 遍,终压温度不低于 700C。 ② 碾压时压路机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低侧向路中心碾压,相邻碾压重叠 1/31/2 轮宽,最后碾压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 对操作手进行培训,不允许压路机在沥青混合料 表面 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紧急刹车和停在温度高于 700C 已压过的混合料上。 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先停止振动,在另一方向正常运动后再开始振动,避免发生拥包。 ③ 施工现场设有检测小组,测量混合料温度、路面 摊铺 温度、混合料厚度、压实度、平整度,随时研究改进工作,使各项指标符合要求,铺设工作正常进行。 ( 7)接缝处理 ① 本标段沥青混合料采用全断面一次摊铺成型,因此不存在纵缝。 ② 横缝的处理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A 横向接缝 采用垂直的平接缝。 B 沥青混合料冷却但尚未结硬时用切割机垂直切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必须冲洗干净,待干燥后在断面涂刷粘层油 ,然后按松铺厚度开始摊铺。 碾压时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 再纵向碾压成为一体 ,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 8)雨天施工 ① 沥青混凝土表面层在雨天不施工。 在施工遇雨时,采取以下措施: A 运输车上备有蓬布,遇雨时及时盖上,并立即通知拌和站停止拌和。 B 现场立即停止摊铺,把摊铺机包括料斗部分全部覆盖,在摊铺机前对摊铺混合料部分进行防雨覆盖。 C 已摊铺部分加紧碾压、尽快完成,并注意路面及周围排水。 沥青混合料温度能满足最低温度要求,可以把已到工地的混合料铺完。 是否继续拌和、摊铺根据气候情况具体研究决定。 如果地面潮湿、 储料斗内沥青混合料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标准,则废弃。 未经碾压密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全部清除。 ② 摊铺沥青混凝土遇 大风时提高混合料 拌和 温度和出厂温度, 料车 全程 覆盖保温。 第 七 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 第一节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测量 测量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测量仪器配备至关重要,为此为本工程配备 1 台高精度全站仪 , 配备 2 名施工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主持整个工程的施工测量放样工作, 为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打下基础。 做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 开工前,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 导下,技术人员应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弄清设计意图,对图纸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书面上报设计部门予以澄清。 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及作业指导书 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写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要点,对特殊工艺和关键工序要编写详细的作业指导书。 施工技术交底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经会审通过后,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向下逐级进行技术交底,直到每个施工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应达到的质量标准。 对施工难度较大,技术性强的项目,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工前示范和专门讲 解。 实施施工技术方案的监督 技术交底后,由工程部有关技术人员负责监督、贯彻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施工工艺流程。 制度保证措施 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每月拿出 1%的资金作为质量奖励基金,奖励做出贡献的 员 工 和 队伍。 所有施工人员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质量风险抵押金,调动全员参与意识。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①坚持工程质量意识教育制度:工程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领导是关键, 员 工是基础,制度是手段,技术是保证。 队伍进场后,将实行分项、分工序实施专项质量意识教育,有的放矢, 做到人人明白,个个清楚质量的标准和要求。 ②建立质量责任制。 ③强化开工前培训制度。 ④建立内部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月进行一次,各项目工区每旬进行一次创优质量大检查。 ⑤建立作业层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 ⑥实行 “ 五不施工 ” 和 “ 三不交接 ” 制度: “ 五不施工 ” 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材料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不进行检查不施工。 “ 三不交接 ” 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工序自检与三检 在 质量保证体系的操作层加强自检,各分项工程设立专职自检工程师,各施工作业班组设立专职自检员。 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制度,确定群众质检为基础,专业骨干质检、互检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质量 “ 三检 ” 制度和工前试验、工中检查、工后检验的试验工作制度。 加强试验室建设 试验室人员配备 试验室 配备的 试验人员要求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并能熟练操作相关的试验仪器设备,熟悉相关规程、规范。 试验人员学历水平 要求 大专以上,并通过专业部门培训,持有相应的上岗证,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 的 资质、资历要求。 试验制度 ①试验 工作要以事实为根据,不得弄虚作假; ②试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施细则; ③某项试验完成后,试验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格式认真填写试验原始记录,原始记录要完整无缺,不得涂改; ④试验人员必须正确运用误差分析知识处理相关数据,不得擅自取舍。 试验室机构图试验室主任 土工试验员 浆砌工程试验员 水稳料试验员 内业资料整理员 各工区 试验室人员 沥青混合料试验员 试验室机构框图 事前控制措施 原材料质量。省道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甘肃(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