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冬春死苗原因与防治方案内容摘要:

2、下不浇冬水,更易导致幼苗寒旱交加而死亡。 二、寒性好的品种是防御冻害死苗的有效措施。 各地在引种时首先要了解品种的适应性,在考虑到其产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抗寒性,所选的品种至少在本地大多数年份能安全越冬。 在分蘖期浇水,若土壤肥力不足可适当追施少量化肥,促苗早发,以利幼苗安全越冬。 对于晚播麦田的管理应以提高地温和保墒为主,可进行中耕松土,苗期不宜浇水,否则会降低地温,影响苗情升级转化。 节耕层中的土壤养分,提高土壤的热容量,促进植株生根且多分蘖,育出壮苗。 浇冬水不仅有利于越冬保苗,还能减轻早春寒害、旱害和温度剧烈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预防小麦冬春死苗的重要措施。 浇冬水要适期,以夜冻昼消、气温在 4时为 3、宜,气温低于 4时进行冬灌易发生冻害。 冬灌应视土质、苗情、墒情而灵活掌握。 黏土地应适当早浇,避免封冻前水分不能全部下渗而发生凌冻。 沙土地应晚浇,部分下湿地、稻茬地或底墒好的麦田可不浇,但对于秸秆还田量较大的麦田必须浇冬水,以粉碎土团,冻死害虫。 实裂缝、踏实土壤,使麦根和土壤紧实结合,促进根系发育。 此外,镇压还有提墒、保墒作用。 土盖麦,可以加深分蘖节的入土深度和保护近地层的叶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分蘖节处的水分状况,起到保温防冻的作用,一般覆土 12 厘米厚即可起到较好的防冻保苗效果。 覆土的麦田在春季要及时清垄,在气温达 5时将土清出田埂。 对于抗寒性差的品种,播种浅且墒情差的麦田应及早盖土。 越冬期进行地膜覆盖,可增温保墒,有效地防止冻害,促进植株生长,从而增加植株分蘖并促使其发育成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盖膜时间以气温降至 3时为宜,盖早了容易徒长,盖晚了叶片易受冻。 晚播麦可在播后随即盖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