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混杂退化内容摘要:
2、产上突破个体的性状多是变差。 四是小麦品种本身继续分离有些杂交育成的小麦新品种性状不太稳定,基因型纯合度不高,这些新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就会继续分离,产生变异个体,造成品种变杂退化。 五是选留种质量不高生产过程中未按本品种典型性状选留种,这样越选偏离度越大。 此外留种地间苗时,把长势好的杂苗当成壮苗留下,也会造成品种混杂退化。 防治方法(1)严防机械混杂收获小麦种子时必要做到单收、单运、单打、单量和单独贮藏。 种子贮藏过程中要防虫、防鼠防止发生错位,并也止霉变。 种子进行晾晒或处理及播处时,工具要清扫干净。 (2)防止生物学混杂在小麦良种繁育过程中,注意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严防生物学混杂。 如进行必要的空间隔离,即种植不同的小麦品种要间隔一定距离;时间隔离采用错开播种期播种,使不同小麦品种的开花期错开;也可采用屏障隔离法通过高秆作物、树林等屏障,使不同品种的花粉不能传到小麦制种田。 (3)选留种时,严格去杂去劣。 特别注意去掉不符合本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或麦穗、麦粒,即去杂;去劣是指去掉被病虫害污染的穗粒和生长不良的植株。 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必要的工作,要年年进行,就可防止小麦混杂退化。 专利查询。小麦混杂退化
相关推荐
2、高产的需要;(4)漏得最严重的地方是颗粒输送带下的杂余兜子,按规定该倒不倒,装满自溢;有的杂余收集器经过改装后,四周封闭不严。 3、割台损失即在收割过后,遗留在地上的残株麦穗、籽粒等,称为割台损失。 产生该损失的主要原因是:(1)收割台高低调整不当,割茬高。 由于气候条件影响,小麦高低不一,因此漏割的穗头多。 (2)机组转弯处圆角太小,漏割多;(3)拔禾轮的高低和转数调整不当
应的变化,这种方法简单易实现,但是滴管长度有限,而且受制于受液瓶的高低,控制起来会有许多不定因素。 所以我们不选用此方案。 方案二:采用凸轮来控制滴管的松紧,这样滴速 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方案在执行元件的选取上要花费脑筋,但优点是控制较精细,调整较迅速,稳定性也比较好,所以我们选用凸轮来控制。 主从机通信方式选择 方案一:采取并行方式。 并行的传输方式需要的传输线很多而且成本高
2、麦 33、皖麦 30、扬麦 158 等品种。 降低播量,适时早播目前淮北旱茬麦亩产 500 公斤以上的高产田块,每亩基本苗可以控制在 1215 万,如果提早到 9 月底 10 月初播种,如果能保证一播全苗,基本苗可降低到 1012 万/亩。 晚茬麦于 10 月 20 日前后至 10 月底期间完成播种的,每亩基本苗 1820 万。 科学施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 20002500 公斤,纯氮 15
2、停车,以防种子堆集,确保播量准,粒距匀。 非停车不可,重新起步时,应衔接好再进行播种,以免出现漏播。 添加种子应在地头停车进行,不要等种子播完再加。 (4)在作业中,不得倒退和急转弯。 地头空行、转弯和倒退时,必须升起精播机。 作业开始,应将精播机缓慢落下,以避免损坏开沟器和堵塞下种口。 (5)要经常检查排种器工作情况,输种管是否堵塞,开沟器入土深度,下种口是否堵塞,覆土是否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