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免耕播种不减产内容摘要:

2、。 不言而喻,地会越种越肥,保持持续高产;二是秸秆覆盖。 “八五”以来,全国各地对秸秆覆盖效应已有众多研究,是公认的节水增产措施。 近年来,我市搞的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三是集中深施肥,这是一项提高化肥利用率的节肥增产技术,由于操作难度大,一直未形成生产技术,应用范围很小,小麦免耕播种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四是沟播,小麦沟播早在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就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有了一定的推广面积,其农艺效果无论是在高肥田还是低产农田,沟播均比平播显著增产,是一项具有节水抗旱、防寒等作用的综合性有效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小麦免耕播种是不会减产的。 第二,实践证明,免耕播种不但不会减产 3、,而且增产。 小麦免耕播种我们已经有了两年的实践,从 2000 年河北省试验的 17 个县(市)来看,两种免耕播种方式有 69点增产,平均增产 4、4%,亩增产小麦 16、5 公斤。 藁城市 2000 年在马庄农场进行了小麦免耕播种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无论理论测产还是实产,小麦免耕播种的产量均高于常规播种,玉米秸秆直立免耕播种小麦实产高于常规播种 19、5 公斤;2001 年马庄农场试验情况与 2000 年基本相近,通过测产免耕播种小麦产量均高于常规播种,但由于收获时免耕播种试验区在收获时收获损失较大,还田免耕产量高于常规播种 1、3 公斤,而直立免耕稍低于常规播种。 但作业成本的降低完全可以抵消产量的损失。 第三、免耕是对土地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目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相当普及,已是世界农耕的一大趋势,在美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已经达到耕地总面积的 60第四、中国农业大学等在山西进行了 9 年的试验,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相比,平均提高小麦、玉米产量 15山西省已经推广到 31 个县,面积达到 150多万亩。 总之,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国内外及我们自己的实践都证明,小麦免耕播种是不会减产的。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