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特点内容摘要:

2、状,无色,有柄,内有 8 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棍棒状微弯,有 37 个隔膜。 发病特点:全蚀病菌是种比较严格的土壤寄居菌。 它在土壤中的活动可以明确地分为寄生和腐生两个阶段。 在寄生阶段,病残体上的休眠菌丝体通过侵染寄主幼苗的初生根、次生根和根茎,营寄生生活,病残体内部营腐生生活。 全蚀病菌在土壤中竞争生存力很弱,受以卜条件影响(土壤 在 7 以上时,愈高病愈重,下病害严重度开始下降,下,对病菌有抑制作用。 (2)通气好的土壤有利于发病。 (3)土壤肥力不足发病重,使用铵态氮,增施磷肥能减轻病害。 (4)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展,晚秋或春季雨多年份发病重。 在小麦全蚀病上还有种特殊现象:如果在同块地连作种植感病作物 35 年,病害的增加就会在数量上和严重度上达到顶峰,但旦出现顶峰,病害便逐年自然下降,这现象称全蚀病的自然衰退。 造成这种现象的机制还不很清楚。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