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2、禾本科作物如玉米、谷子及禾本科杂草都能侵染,但不表现发病症状。 小麦收获后病菌在病残体上或其他禾本科植物上越夏,播种后侵染为害小麦。 四、发病条件:连作地块重,轮作较轻;低肥力地块重,高肥力地块轻;五、防治方法:此病防重于治,应加强监控,进行疫情普查。 1)清除病残体,进行焚烧。 减少减轻病原。 (2)合理轮作。 与非寄主作物轮作。 (3)适期晚播。 土壤温度下降到 12以下,不利于病菌侵入。 (4)增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 1)土壤处理。 每亩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 斤,掺土 15公斤,于犁地前撒施,重病区要多撒。 (2)种子处理。 用防治全蚀病的药剂进行包衣或拌种。 药剂有:敌萎丹、适乐时、立克莠。 (3)早春防治。 小麦拔节前用禾果利或粉锈宁进行灌根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