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内容摘要:
⑶要同一支承面上,应在两端及每3跨设置水平撑和剪刀撑,,剪刀撑的两头应靠近钢支顶的顶部和底部,并应连接牢固。 当端头为坚固的混凝土墙时,水平撑的杆端能顶在墙面上,就可不设剪刀撑。 ⑷当钢支顶接长,除注意有关规定外,还应注意连接部位的支承板的底板都要非常平整并与支顶呈直角接触,不平整的不能使用螺栓连接。 此种紧固螺栓,直径应不少于φ9mm,并须用4根螺栓固定牢固。 水平撑的设置部位应在下面一根支顶的上端及靠近各支顶的中点,并要呈直角方向双向连接。 ⑴拆除支顶时,先拆除辅助支顶的水平撑和相连的剪刀撑,然后拆松可调支顶上部插入管水平撑及剪刀撑,旋转螺栓管,降下可调支顶上部插入管及辅助支顶。 ⑵用钢管纵横连接可调支顶作为拆模工作平台,拆除辅助支顶,拆除模板后拆水平撑及剪刀撑,拆可调负支顶。 三、 ⑴可调支顶应有产品说明及出厂合格证。 ⑵有弯曲、凹膛、裂缝和锈蚀严重的钢支顶不得使用。 ⑴检查支顶地基面是否坚实。 ⑵检查可调钢支顶螺丝部位的性能、支顶和调节杆之间的间隙的大小,支承板和底板的板面上有否弯曲或歪斜等。 ⑶可调钢支顶的插销,要采用专用销子,因插销材质、尺寸对可调支顶的强度有重要影响,不能用钢筋等代用。 ⑷检查可调钢支顶的间距和水平撑,剪刀撑位置与紧固程度。 可调支顶的螺栓有无移动,特别是与周围支顶的松紧程度是否均衡。 ⑴检查垂直钢支顶最大使用长度时,内、外管和重叠长度应不少于280mm。 ⑵支顶杆承板中心偏离轴的距离允许偏差小于1/55L,且≤60mm。 四、 ⑴支撑根部滑动的措施:要保证可调钢支顶固定,,必须安装水平拉结杆。 用手推车料斗投料时,要减少混凝土急剧地落在局部的面积上,给模板支撑造成过载、冲击和振动等,防止支撑根部滑动。 ⑵楼梯、梁的梁托部分支顶位移:有必要斜向设置可调钢支顶时,除在顶部或底部使用楔块外,可用65~75mm钉两枚作固定,并且安装水平拉结杆使其稳定,加荷载作用时不致使其在上梁托发生位移。 斜向设置可调钢支顶的倾斜程度应不致使插销脱落,并尽量使支顶不致承受偏心荷载。 ⑴在回填土和软弱地基上安装钢支顶前要夯实填土。 在其上铺通长木垫板(枋)以满足承载力要求,并采用有效排水措施,防止钢支顶下沉。 ⑵,要求设置钢制水平拉杆,按钢支顶高度每2m设置,水平拉结杆端要与坚固物连接或采用剪刀撑加固。 ⑶在混凝土浇筑中,若发现模板及支撑有异常情况须立即停止浇筑作业,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固。 ⑷在拆除可调钢支顶时,禁止随意抛掷可调钢支顶,防止高空落下。 ⑸可调钢支顶或者辅助支顶接长使用时,螺栓式的必须用直径相称螺栓(≥9mm)4处紧固;对辅助支顶插入式的必须插到根部(,插入不少于200mm)。 ⑹可调钢支顶的接长使用仅限于2条,,不可做3条及3条以上的接长使用。 ⑴使用后拆卸下来的钢支顶,要将有损伤的挑出,重新维修,严重损伤的要剔除更换。 ⑵所有支顶螺栓、内(外)管件粘有混凝土以及锈斑等应清除干净,用后上油保养。 ⑶保管时,原则上分类竖放,平放时要整齐迭置,不可过高。 ⑷搬运时,钢支顶应缩到最短尺寸,运输中支顶不得堆重物,运时不能投掷。 第二节,,本工艺标准适用钢筋加工厂(场)的钢筋制作。 ,一、,钢筋冷拉机、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成型机、弯箍机、点焊机、对焊机、电弧焊机及相应吊装设备。 各种规格、各种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 进厂(场)后须经物理性能检定。 对于进口钢材须增加化学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⑴各种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要求规定。 ⑵钢筋抽料。 钢筋抽料人员要熟识图纸、会审记录及现行施工规范,按图纸要求的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正确合理的填写钢筋抽料表,计算出钢筋的用量。 二、钢筋表面要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干净,可用冷拉工艺除锈,或用机械方法、手工除锈等。 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 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少5%。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的钢筋的冷拉率:Ⅰ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 Ⅱ、Ⅲ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1%.预制构件的吊环不得冷拉,只能用Ⅰ级热轧钢筋制作。 对不准采用冷拉钢筋的结构,钢筋调直冷拉率不得大于1%。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⑴钢筋弯钩。 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 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廷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大于下料尺寸,弯曲调整值见表54。 ,平直部分为3d。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见图515)Ⅱ、Ⅲ级钢筋未端需作90176。 或135176。 弯折时,应按规范规定增大弯芯直径。 由于弯芯直径理论计算与实际与一致。 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55。 ⑵弯起钢筋。 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少于钢筋直径的5倍。 弯起钢筋弯起直径及斜长计算简图见图516,系数见表56。 ⑶箍筋。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用Ⅰ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不应小于箍筋的10倍。 箍筋的调整值见表67。 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图517)。 ⑷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高速值+⑸钢筋焊接参照本节焊接工程内容有关规定。 三、⑴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⑵冷拉、冷拔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模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的冷拉记录。 ⑶钢筋的表面应保持清洁。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⑷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⑸钢筋对焊和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 四、⑴钢筋开料切断切断尺寸不准,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⑵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⑴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电保护开关。 ⑵工作场所保持道路畅通,危险部位必须设置明显标志。 ⑶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熟识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 ⑴各种类型钢筋半成品,应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好标志牌,堆放场所应有遮盖,防止雨淋日晒。 ⑵转运时钢筋半成品应小心装卸,不应随意抛掷,避免钢筋变形。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筋骨架的绑扎与安装。 一、钢筋半成品的质量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钢筋绑扎用的铁丝,采用20~22号铁丝(镀锌铁丝)。 水泥砂浆垫块:要有一定足够强度。 常用的铅丝钩、小板手、撬杠、绑扎架、折尺或卷尺、白粉笔、专用运输机具等。 ⑴熟识图纸,核对半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与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⑵准备好铁丝、水泥垫块以及常用绑扎工具和机具。 ⑶钢筋定位:划出钢筋安装位置线,如钢筋品种较多时,已安装好的模板上标明各种型号构件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数量。 ⑷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件时,次序,宜制定安装方案。 ⑸绑扎部位的位置上所有杂物应在安装前清理好。 二、⑴钢筋网(筛底)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牢,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左右扣绑扎)。 ⑵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脚(凳仔)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上、下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和两层之间距离。 ⑶有180176。 弯钩的钢筋弯钩应向上,不要倒向一边;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向下。 ⑷独立柱基础的钢筋网双向弯曲受力,法时,其短向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边。 ⑸径,以便连接。 ⑴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176。 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应小于15176。 ⑵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 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⑶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⑴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 钢筋有180176。 弯钩时,混凝土内。 ⑵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固定钢筋的间距,见图518。 ⑴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⑵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⑶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 ⑷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见图519及图520)。 ,⑸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 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L板的中中跨度)。 ,⑹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⑺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3)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未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未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5)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58的规定,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6)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59的规定。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表510。 三、,⑴钢筋的品种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 ,⑵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⑴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 ,⑵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钢筋安装及预埋件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11规定。 四、,⑴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⑵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⑶钢筋骨架吊将入模时,应力求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⑷钢筋骨架绑所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 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⑸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⑹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应及时调整。 ,⑺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 ,⑴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料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 人工抬运钢筋,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 ,⑵起吊或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高压线路或电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在钢筋林立的场所,雷雨时不准操作和站人。 ,⑶在高空安装钢筋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 ,⑴成型钢筋、钢筋网片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压弯变形。 ,⑵成型钢筋不准踩踏,特别注意负筋部位。 ,⑶运输过程注意轻装轻卸,不能随意抛掷。 ,⑷成型钢筋长期放置未使用,宜室内堆放垫好,防止锈蚀。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构)程的Ⅰ、Ⅱ、Ⅲ、Ⅳ级钢筋纵向水平连接的闪光对焊。 一、常用的对焊机有UN12UN17UN1100、UN1150、1501。 常用对焊机技术性能见表512。 各种规格钢筋级别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经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筋须增加化学性能检验,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⑴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操作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 ⑵钢筋焊口要平口、清洁、无油污杂质等。 对焊机容量、电压要符合要求。 二、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焊机功。最新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建筑土木]施工组织总设计投标
施工措施 ........................................................................................... 296 文明安全施工管理目标 .......................................................................................
小麦三种锈病的发生规律有何不同
2、苗上越夏。 此外,在山东胶东沿海自生麦苗上也有少量病菌越夏,并在秋苗上越冬,越冬率较低。 福建、广东的东南沿海地区和云南南部是秆锈菌在全国范围内的越冬基地,过冬后逐步北传,经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到达东北、西北、内蒙古春麦区。 由此可见,秆锈病春季流行以外来菌源为主。 小麦锈病有些年份春季为什么会流行。 小麦锈病流行决定于寄主品种的感病性强弱和数量多少,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和菌量大小
小麦穗期病虫的总体防治
2、月上旬调查 37 块麦田稻桩子囊壳,平均丛带菌率 ?42)%,?,菌源充足。 据苗情资料分析:若近期气温回升,去年 10 月底之前播种的小麦齐穗扬花期在 4 月 13?15 日;11 月上中旬播种的小麦齐穗扬花期在 4 月 18?22 日,因此大面积小麦齐穗扬花期集中在 4 月 17?22 日。 另据气象部门预测,4 月中下旬气温正常偏高,4 月 12 日开始雨水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