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散黑穗病内容摘要:

2、菌有寄主专化现象,小麦上的病菌不能侵染大麦,但大麦上的病菌能侵染小麦。 厚垣孢子萌发,只产生四个细胞的担子,不产生担孢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散黑穗病是花器侵染病害,一年只侵染一次。 带菌种子是病害传播的唯一途径。 病菌以菌丝潜伏在种子胚内,外表不显症。 当带菌种子萌发时,潜付的菌丝也开始萌发,随小麦生长发育经生长点向上发展,侵入穗原基。 孕穗时,菌丝体迅速发展,使麦穗变为黑粉。 厚垣孢子随风落在扬花期的健穗上,落在湿润的柱头上萌发产生先菌丝,先菌丝产生 4 个细胞分别生出丝状结合管,异性结合后形成双核侵染丝侵入子房,在珠被未硬化前进入胚珠,潜伏其中,种子成熟时,菌丝胞膜略加厚,在其中休眠,当年不表现症状, 3、次年发病,并侵入第二年的种子潜伏,完成侵染循环。 刚产生厚垣孢子 24 小时后即能萌发,温度范围 535,最适 2025。 厚垣孢子在田间仅能存活几周,没有越冬(或越夏)的可能性。 小麦扬麦化期空气湿度大,常阴雨天利于孢子萌发侵入,形居病种子多,翌年发病重。 防治方法(1)温汤浸种变温浸种先将麦种用冷水预浸 46 小时,涝出后用5255温水浸 12 分钟,使种子温度升到 50,再捞出放入 56温水中,使水温降至 55浸 5 分钟,随即迅速捞出经冷水冷却后晾干播种。 恒温浸种把麦种置于 5055热水中,立刻搅拌,使水温迅速稳定至 45,浸 3 小时后捞出,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2)石灰水浸种用优质生石灰 在 50中,滤去渣滓后静浸选好的麦种 30求水面高出种子1015子厚度不超过 66泡时间气温 20浸 35 天,气温 25浸23 天,30浸 1 天即可,浸种以后不再用清水中洗,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 (3)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63%的 75%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 20%三唑酮乳油拌种。 也可用 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 麦种 50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水 5麦种50后堆闷 6 小时,可兼治腥黑穗病。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