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期治蚜 选好药,加足水内容摘要:

2、麦穗上繁殖危害。 麦二叉蚜畏光、喜干旱、耐低温,成株期多分布在下部叶片背面危害。 小麦一生都会受到麦蚜危害,以穗期(抽穗至乳熟期)为危害盛期。 据江苏省农林厅植保站杨荣明介绍,今年苏北地区麦田蚜虫发生较严重,蚜量比去年同期高,主要是前期气温高、天气偏旱所致。 目前苏北小麦刚抽穗,蚜虫还没有完全到穗部危害,仍有大量蚜虫在上部 3 张功能叶上危害。 由于小麦封行后田间群体大,叶片重叠,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在用药时一定要加足水量,每亩用水量应在 50 公斤以上。 现在防治穗期蚜虫大多与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一起施药,每亩用水量在 30公斤左右,用水量不足,药液无法喷到麦株下部,在下部危害的麦蚜不能接触到药物, 3、防治效果差。 另外,据如皋市植保站宋汝国等人报道,暖冬年份在小麦扬花盛期结合赤霉病防治用药防治蚜虫 1 次,不能达到全程控蚜的目的,施药后 10药效就基本丧失,随后蚜量很快上升,应在小麦灌浆中后期进行第二次防治。 在齐穗期百株蚜量超过 100 头的情况下,应在扬花盛期结合防治赤霉病用药防治蚜虫,施药后 8视田间蚜量再防治一次。 穗期防治蚜虫要选用速效、低残留的农药,以减少对谷物的污染和对天敌的杀伤作用。 据杨荣明介绍,从大面积用药情况来看,吡虫啉、抗蚜威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比较好。 啶虫脒对柑橘蚜虫的防治效果较好,氧化乐果毒性强,在小麦蚜虫防治上不提倡使用这两种药剂。 对在小麦植株下部的蚜虫,可以每亩用 80%敌敌畏乳油 250 毫升,拌毒土 15 公斤熏蒸。 另据报道,在 10%吡虫啉中添加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E 东芝有机硅公司生产),农药雾滴在小麦叶片表面的铺展面积是未添加有机硅的 大的铺展能力可以有效增加农药雾滴在植物叶片的覆盖面积,提高防治效果。 用药喷雾防治麦蚜时,可以添加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如倍湿等,以提高药效。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