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套作春棉种植技术内容摘要:

2、质肥沃、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 套作的小麦一般亩产 250斤,皮棉 100斤。 (2)以 167 米为一带种植,每带内种 4 行小麦,2 行棉花。 小麦行距 20 厘米,棉花小行距 46 厘米,大行距 12 米。 小麦也可实行宽窄行种植,每带内4 行小麦占地宽 46 厘米,小麦宽行 20 厘米,窄行 132 厘米,棉花行距 40 厘米,棉花与小麦行距 40 匣米()。 这种种植方式适于土质较好、中等以下肥力的地块种植。 (3)以 15 米为一带种植,每带内种 3 行小麦,2 行棉花。 小麦行距 20 厘米,棉花行距 50 厘米,麦收后棉花宽行距 1 米。 这种种植方式适于地力中等的地块种植。 2栽培技术要点套 3、作的春棉花,从播种出苗到前期生长阶段,都是与小麦共生的,由于套作小麦的影响,往往不易全苗,造成缺苗断垄。 为获得棉花早熟、高产,减轻套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棉花最好实行阳畦育苗,移栽大田后再实行地膜覆盖栽培。 在具体操作和管理上主要抓好以下几点:(1)整地施肥。 套作的棉花在播种或移栽前要把棉花行整成高 10 厘米左右的小高垄。 小麦种在垄底,棉花种在垄背,这样既有利于小麦浇水,也有利于棉花苗期早发或方便覆盖地膜,缓和套作期间的矛盾。 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不少于 8000斤,过磷酸钙 30斤,有条件的还可增施一些饼肥等。 (2)育棉花苗。 育苗的阳畦应建在背风向阳、有水源、排水良好的棉田附近。 以年前上冻前建好为宜 4、,阳畦的大小可根据移栽面积确定。 一般一个长 133米、宽 2 米的阳畦,可育单株苗 6000 株,双株苗 9000,移栽 15亩左右。 育苗土要求上质肥沃、通透性好。 每一个长 133 米、宽 2 米的阳畦,再掺入腐熟过筛的骡马粪或干猪、鸡粪等 100斤,磷肥 2斤,使土肥混合均匀后踏实耙平,播前浇一次透水,待稍干后播种。 一般单株苗营养面积 40方厘米,双株营养面积 96 厘米。 潘种在划好的每个营养面积中间点 2,用手指轻压,使棉籽入土三分之一左右。 播完后再在棉籽上覆土2米。 覆土太薄,棉籽易带帽出土;太厚吸水慢,出苗慢。 覆完土后随即在阳畦上覆盖塑料薄膜保温。 播种盖膜后至出苗前,以增温为主,约 5开 6、大、孵化率高,发生早、为害重,须早检查、早防治。 棉花老苗主要是因棉苗距麦棵近,与麦苗争水肥,使棉苗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形成的。 可结合浇水追肥,来减少小老苗形成。 一般在麦收前结合浇灌浆水,给棉苗亩施尿素 4斤,或磷酸二铵 4 公斤左右。 防止烤苗主要是在小麦进入灌浆成熟期间,由于这段时间空气干燥、气温高、田间蒸腾量大,地上部干烤而导致死苗。 这时应早浇小麦灌浆水和麦黄水,以促进小麦灌浆和棉苗早发。 麦收后快管理抓早蕾主要是抓好灭茬、浇水和追肥等工作。 小麦收获后,及时用犁浇耕(翻)麦畦,把麦茬翻下,而后对墒情差的地块浇水灌垡,墒情好的也应在晒垡 2后灌 1 次水。 灌水 3后,及时平垡松土保墒,促棉苗生长。 7、底肥不足或地力较差的地块,应结合翻地亩施农家肥 1000 公斤,饼肥30 公斤,磷酸二铵 10 公斤。 套作棉进入蕾期后,需肥水进入高峰期,重点要抓好以下几点:增施蕾肥。 套作春棉进入蕾期以后,需肥水量逐渐增加,这时如营养跟不上,棉株生长慢,不能尽早搭好丰产架子而导致棉花迟发晚熟。 一般套作棉花应比单作棉花增施蕾肥一成以上。 肥力较差的地块分 2 次增施 15以上,促使棉苗早发,增加伏前蕾数。 注意防旱。 出套作地块比一般单作田底肥充足,蕾期浇水防旱,可达到以水调肥,促棉苗壮发的效果。 如底肥不足,要注意防旱追肥一齐抓,除少数早发棉田、肥沃地外,可采用浇大水的方法,促苗快长。 勤中耕和整枝。 蕾期中耕有灭草、防旱、促根系发育等多种效果。 因此在浇水或雨后要深中耕,结合中耕锄地给棉苗基部培土,以防倒伏。 在每次中耕锄地的同时,边中耕边查看棉株,及时打掉果枝以下的疯权和腋芽等。 (4)套作小麦的栽培主要是适期播种,施足底肥,努力提高整地、播种质量。 如因前茬作物收获晚不能正常播种的,要选用适宜晚播的品种。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播种春麦时,播前要浇足底肥,并适当浅播。 收割小麦时最好是随收随捆,这样既能防止麦杆压毁棉苗,又便于运输。 在收割和运输小麦时,注意不伤或少伤棉苗。 套作小麦和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