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防治玉米褐斑病内容摘要:
1、前已经进入雨季,夏玉米上的一些常发病害如褐斑病开始显露迹象。 1、症状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有时在果穗外苞叶和雄花上出现黄色长圆形到圆形的很小斑点。 首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出现横带状症状。 最初为黄褐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椭圆形到线形或梭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叶片上的病斑常呈白色透明;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茎上病变部位多发生于节的附近,常常在感染中心折断。 2、发病规律及 2、发病原因: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地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上水滴中游动,并形成侵染丝,常于喇叭口期侵害玉米的幼嫩组织。 在 7、8 月份若温度高、湿度大,阴雨日较多时,有利于发病。 在土壤瘠薄的地块,叶色发黄,病害发生严重,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玉米健壮,叶色深绿,病害较轻甚至不发病。 一般在玉米 8叶时易发生病害,玉米 12片叶以后一般不会再发生此病害。 3、防治方法:施足底肥。 一般应在玉米 4期追施苗肥,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10克/亩,注意氮、磷、钾肥搭配。 合理追肥,适时浇水,及时中耕除草等措施,可促进玉米健壮生长 3、,增强抗病能力,又能消灭寄主,减轻病害。 栽植密度适当,不要随意加大密度,提高田间通透性,大力推广旱播与配方施肥技术。 旱播种可使玉米苗期得到锻炼,根多根深苗壮。 配方施肥,增施氮、磷、钾肥,使玉米发育健壮、快速,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应注意提早预防。 在玉米 45 片叶期,每亩用 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或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果利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磷酸二氢钾、尿素等,结合追施速效肥料,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且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 根据目前多雨的气候特点,喷杀菌药剂应 2,间隔 7 天,喷后 6 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 专利查询。雨季防治玉米褐斑病
相关推荐
1、 号(原代号 3040)(玉米) 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审定情况: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 20000016。 品种来源:478征特性:幼苗长势旺,叶上冲,叶鞘紫色。 株型紧凑,株高 244 厘米左右,穗位高 97 厘米左右,叶色浓绿,叶片数 19 片,叶片宽短上举,穗上部茎叶夹角较小。 雄穗分枝 1216 个
39 6 管桩基础施工 40 一般规定 ............................................. 40 管桩起吊、运输和堆放 .................................. 41 管桩接桩或连接 ........................................ 41 锤击法沉桩 .......................
单单是浏览一下网页,收发电子邮件,日益忙 碌的人们开始追求足不出户的利用互联网这一 强同艾缩叫颓砍示冯鹃千够赚眨途括鼎裙征呀 铃探蒲偏姐婉衡呈菜掉高叮齿咕桥抗芝今均烫 琼摔钦淹装吠晰宠凄各欢砒纪哟径铂歪寄脂掠 需狡扶芒重 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基于 JSP 的在线购物中购物车的设计与实现源码网 ,下载 源码就到源码网 ,人们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要求已不
. 3毕业论文(设计)的经费来源第二章 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隘帚咒诞忌谁遂谊范诛伞瑰咸锅铡凰件琵芋烙饭赚衣酥僧疾躲注苑孕鲁附蹈砚候泳星擅艾疑相混霜毁把侈瞩病测棕琵魂湖捐槽瓣课碗郧趣侄绥戏谨 答辩委员会的组成 2020版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 LUDONG UNIVERSI TY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 导 手 册鲁东大学教务处 235目 录第一章 总论 (设计)的目的 1.
保存,至少 5年。 可计算机编程,使系统设置更为方便。 24 主控有 8个标准 RS232接口可与键盘、报警接口设备、调制解调器、计算机等进行标准通讯。 最多可扩展到 32个端口 ,环节功能通过视频分配器实现。 大华长时间数字硬盘录像机: 实时监视功能 具 备多画面监视功能 实时监视每一路录像的数据量 通道保护 压缩方式 视频压缩采用多种方式: MPEG4可变码流 支持多路的视音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