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豆,甘薯,榨菜高效模式内容摘要:

1、豆、甘薯、榨菜高效模式 赤豆、甘薯、榨菜是江苏省海门地区的特粮特经特色农产品。 为全面提高种植效益,近年来,海门市中部几个乡镇在示范的基础上,推广了、“玉米赤豆=甘薯榨菜”这一用养结合型茬口,一般亩产玉米籽 500600 公斤,亩产值720860 元;赤豆 80100 公斤,亩产值 500600 元;甘薯 2500 公斤左右,除留种薯外,亩产值 1200 多元;榨菜可亩产鲜头 3000 公斤,加工腌制成半成品 1800 公斤左右,亩产值为 2500 多元;合计全年亩产值近 5000 元。 有效地提高了种植效益。 一、茬口配置玉米 4 月初,采取等行双株播种,大行距 ,小行距不少于17 厘米,株距 1 2、820 厘米,每亩播 4400 株左右;赤豆与玉米同播,穴播于玉米小行中间,穴距 ,每穴播 46 粒;甘薯一般于 4 月底至 5 月初育苗,7 月上旬采用高垄双行方式栽插于玉米空幅中间,垄高 0 厘米、宽 2630 厘米,每垄交错栽双行,株距 23 厘米,每亩密度 4000 株左右;榨菜一般在 9 月下旬秋分节前后育苗,10 月底至 11 月初移栽,2 米 1 个组合,中间种植 6 埭榨菜,行距 30 厘米,株距 1213 厘米,每亩栽 株左右,组合间距 50 厘米,主要用于施肥治虫走道。 二、菜均要进行栽前育苗。 甘薯育苗通常掌握在地温 14以上时排薯育苗,育苗前需整地施肥,并做成 左右宽的苗床 3、,浇足底水,按 33 厘米左右的行距开埭播种。 出苗后及时浇水、追肥;榨菜育苗首先要按 17 的比例留足秧田,秧田每亩施复合肥 10 公斤,肥土充分耕细整平后分畦播种,每亩播种量 斤,出苗后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补水保苗。 00750 公斤、玉米专用肥 50 公斤作基肥,并深施于播种沟内浅盖土播种;甘薯一般在苗床上剪取 2025 厘米长的壮苗,薯苗入土节数 46 节,深 57 厘米,栽插后及时浇足水,封好穴;榨菜移栽前要在秧田全面用药防治蚜虫 2 次,移栽前要用拖拉机耕翻或人工翻后开埭移栽,并每亩施复合肥 100 公斤、过磷酸钙 50 公斤作基肥。 )追肥。 玉米重点要施好二次肥料,一次在展开叶 67 叶 4、时,每亩施尿素 斤;第二次为摆果肥,每亩施碳铵 50 公斤,以后视长势巧施红绒肥。 赤豆在玉米收后及时把几株玉米头扎在一起后,每亩施尿素 710 公斤作花荚肥。 甘薯主要掌握施好 3 次肥,即提苗肥、壮株结薯肥和长薯肥。 提苗肥在移栽成活后每亩施尿素 3 公斤;壮株结薯肥是在栽后 30 天左右,每亩施尿素 5 公斤;长薯肥是在薯藤叶封垄后,每亩浇施尿素 5 公斤。 榨菜一定要施好二次速效肥,第一次在 1 月下旬,第二次在 2 月下旬,每次每亩施碳铵 50 公斤,第二次施肥是榨菜获高产的关键性肥料。 (2)防病治虫。 在玉米苗期要抓好地下害虫防治,大喇叭口期要搞好灌心防治玉米螟。 在赤豆花夹期要防治好红蜘蛛、斜纹夜蛾和赤斑病。 榨菜活棵后,要防治好蚜虫。 要严禁带青收获,这是提高赤豆色泽和品质的关键。 榨菜的收获期一般在清明前后,如不适期收获,榨菜头容易出现空心、烂心,影响产量和品质。 三、茬口评价本茬口通过合理配茬,巧妙搭配,把市场上较受人们喜欢的赤豆、甘薯等特(杂)粮与榨菜进行间套夹种,加上榨菜的半成品销售,茬口难度不大,为面广量大的玉米田块如何提高效益提供了路子。 如玉米改种为收青的糯玉米品种,并采取地膜覆盖栽培,赤豆如改为利玛豆,则亩产值还可明显增加。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