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矮花叶病的综防措施内容摘要:
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生育期中均可感染此病,其中以苗期到 7 叶期发病最盛。 被害玉米病叶褪色失绿呈斑驳花叶状,早期感染的幼苗,根茎腐烂,过早死亡。 防治该病的综合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区种子及抗病品种,培育壮苗。 调整玉米播期春玉米提倡地膜早播,于 4 月底前播种结束。 夏玉米推迟到 6月中旬后播种,避免蚜虫高峰期与玉米易感病生育期相吻合。 提高抗病能力增施有机肥,调节氮、磷、钾肥的用量,增施锌、铁等微肥,搞好配方施肥,能有效减轻该病的发生。 清除初浸染源及时清除地头、田边以及田间的杂草,尤其是多年生杂草,以压低蚜虫虫口基数,及时灭茬平田,破坏蚜虫的生存环境,减少初浸染源。 苗期结合间苗,及时拔除病株,对已严重发病的田块应及时改种其他作物,以减轻经济损失。 防治病虫害有病区的玉米在苗期用吡虫啉防治田间及地头、地边杂草上的蚜虫,同时苗期混合喷施 12 次病毒清等抗菌素及中华肥精补充微肥,可以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 专利查询。玉米矮花叶病的综防措施
相关推荐
安全。 文明、低耗的目标而奋斗,为我市建筑业和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项目法施工 实施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组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等负全责。 项目经理部要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为主轴,加强动态、科学管理,优化生产要素,精心施工,大力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在创质量优良的同时,力争 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米矮花叶病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病毒病害。 1990 年以来在我国暴发成灾,山西发病最重,为害损失最大,成为玉米生产上的难题。 山西省农科院玉米所和植保所通过多年系统研究,研究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选用抗病杂交种采用自然诱发初筛和人工接种复选的鉴定方法,鉴定了 5465 份品种的抗病性,筛选出抗病丰产杂交农大 108、沈单 16、忻黄单 84、忻黄单 156、忻玉 110、晋玉 168、晋单 42
锄贝于伐束睛调睹惰舆煌于 上海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7~ 9 月经常受到热带气流的侵袭,高温与暴雨往往同时出现,又为台风影响的盛行期。 最大风力大于 11 级,年平均最大风速 30m/s。 上海市某河道抛石护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9 目 录技术标总说明 ………………………………………………1 工程概况 ……………………………………… ……………5 施工技术方案 ……………………………
内电器系统需统一样式,统一配置,箱体统一刷涂桔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栏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连接,采用外搽连接方式(所有电箱必须使用定点厂家的认定产品)。 ( 8)工地所有配电箱都要标明箱的名称、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用途等。 ( 9)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梯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然出 事。 (
1、8599 育种选系分析与利用原代号为“玉米杂交种是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80 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并通过试验。 由于该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倒等优良特性,尤其抗病性突出,能够抵御目前流行的各种玉米叶斑病,而且该杂交种血缘与国内的七大类群关系较远,因此可作为选系的优良材料。 通过多家育种单位的连续自交选育,成功应用的自交系有沈 135、沈 137、丹 9195、丹 599、丹 3130、丹988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1724 厘米,宽 912 毫米。 椭圆形,具有古铜或青铜色光泽。 体表散布众多不规则白绒斑,白绒斑多为横向波浪状。 二、危害症状白星花金龟子以成虫群集在玉米雌穗上,从穗轴顶花丝处开始,逐渐钻进苞叶内,取食正在灌浆的籽粒,尤其是苞叶短小的品种,甜嫩多汁的籽粒暴露于外,危害更重。 并且白星花金龟子还排出白色粥状粪便,严重影响鲜食特色玉米的质量和品质。 三、发生规律一年发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