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法内容摘要:
1、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害,田间主要靠灰飞虱带毒传播。 该病毒除为害玉米外,还可侵染小麦、大麦、高梁等。 轻病年份可减产 5%0%,重病年份可减产 30%以上甚至绝产。 因此应加强调查,及时防治。 一、症状:玉米出苗后染病,植株心叶出现扭曲生长,病苗浓绿,叶片短而厚,硬而脆,密集丛生,叶背面叶脉上产生长短不一的蜡白条突起,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生长迟缓,出现死苗、弱苗,一般需毁田重种;玉米 35 叶时染病,植株上部节间粗肿矮缩,节间短缩,叶片丛生青绿,多数难抽穗结实,造成严重减产;57 叶后染病,病株矮化,叶色浓绿,虽能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籽粒瘦,经济产量相对较低。 二、然界广 2、泛存在着毒源寄主及传播介体,多数禾本植物和杂草是玉米粗缩病的寄主植物,且在灰飞虱越冬代三、四龄若虫体内越冬,毒源较广泛。 米播种期不同,病害发生程度不同。 春播及麦田套种发病重,麦收后灭茬直播发病较轻。 同品种之间感病程度不同。 目前生产上高抗玉米粗缩病的优良品种较少。 间路边杂草是灰飞虱和病毒越冬越夏的寄主,也是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但近年田间路旁、渠道等公共地带杂草丛生严重,为玉米粗缩病及其介体提供了丰富的中间寄主和广阔的越冬、越夏场所,造成靠近近田边、沟渠旁及杂草多的地块发病较重。 几年秋季温度偏高,传毒昆虫为害时间长,致使越冬寄主毒源增加;冬季气温偏高,传毒介体灰飞虱越冬死亡率较低;夏季连阴多雨,有 3、利于传毒昆虫越夏和田间毒源的积累。 米品种生育期偏长,播种过早,麦套玉米面积增加,小麦、玉米共生期较长,此种栽培方式使玉米幼苗期与带毒灰飞虱一代成若虫盛发期相遇,致使毒源大量传播,造成玉米粗缩病严重发生。 二、米适当晚播,能有效地减轻该病的发生。 重病田应于麦收后灭茬直播,躲过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一代灰飞虱成若虫盛发传毒期;轻病田就于麦收前 57 天套播,尽量缩短小麦和玉米的共生期。 试验调查,品种间的耐病性有差异。 如农大 108、鲁单 981、登海 11 号等品种较耐病,应大力推广。 时铲除田边路边沟渠旁杂草,及时中耕除草灭茬,增施有机肥,N、P、K 配合施肥,遇旱及时浇水,促苗早发健壮,增强抗 4、病虫能力,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子剂在种子周围形成保护屏障,不但能防治地下害虫,预防病害,而且能随种子出土药剂被玉米吸收,兼治灰飞虱、蚜虫等地上虫害,有效期一般 35 天左右。 成虫扩散高峰期和若虫产卵孵化高峰期,即灰飞虱向玉米地迁移之前,用药剂进行防治,可选用 40%久效磷 1500 倍液,或 20%灰扫利 2000 20%灭多威 1500 倍液,或用 80%敌敌畏 500 毫升拌细土 25 千克撒施,防治重点是地头、田边、沟渠、道路两侧杂草较多的地方;在套种玉米麦收以后有灰飞虱迁移危害时,应及时用上述药剂或用 10%吡虫啉 2000 倍液对大田进行肪治,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于发病地块,可选用 病灵 800 倍液,或 20%病毒宁 1000倍液,并分别加入 酸二氢钾溶液混合后喷施,。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法
相关推荐
议及措施目前玉米田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因环境条件等因素造成除草剂程度不同的药害所至。 其症状原因如下:症状:叶片扭曲,形成葱状叶,下部茎叶丛生在一起,气生根畸形上卷不与土壤接触,雄穗很难抽出,茎脆易折,叶色浓绿,严重的叶片变黄、干枯,无雌穗。 发生原因:1、用药时低温玉米苗降解除草剂比较缓慢,时间长,易产生药害。 2、有些地块因积水或过水影响根系活力易产生药害。 3、喷雾器喷头使用不当造成药害。
术文件审核、审批制度。 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由双方提交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开工申请等文件均应通过监理机构核查、审核或审批方可实施。 原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检验制度。 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和技术说明书,经承包人自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机构检验。 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应按监理指示 在规定时限内运离工地或进行相应处理。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个分子 例: 表示:( 1)氢气; ( 2)氢气由氢元素组成; ( 3)一个氢分子;( 4)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表示: 2 个氢分子 说明: 化学教育网 Page 14 12/23/2020 ①纯净物都有固定不变的组成,一种纯净物只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②各种物质的化学式,都是通过实验测知的。 所以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不能随意改动。 ③物质的化学式不因发生物理变化而改变
[参考答案 ] 一、选择 二、填空 16.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热量放出,放热,吸热 17.放 出 、 11 kJ( 2 分)18.正、还原 2H++ 2e= H2↑ ( 2分,负、氧化反应 Zn- 2e= Zn2+ ( 2 分) 19. (1)化学能变热能, (2)电能变化学能, (3)化学能变电能 (4) 电能变化学能 三、简答题 20. A、 B,
1、、保墒整地。 整地以抗旱保墒为前提,墒情不好的地块尽可能做到少动土或不动土,对秋翻深松起垄的地块,早春及时镇压保墒;对秋翻未起垄的地块,要顶凌耙耢,顶浆起垄镇压;重茬玉米春季必须进行旋耕,旋耕起垄后马上进行镇压,达到待播状态;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大豆茬,早春耢冻茬后,可原垄机播玉米,苗期深松。 2、选择品种。 第一积温区,活动积温 2700以上,主推品种兴垦 3、吉单517、江单 1,二洼地
1、害发生程度不同。 作物种类多、耕作管理粗放的地块发生重,特别是棉麦套作、棉瓜套作、粮果间作等栽培模式的地块,为灰飞虱繁衍和传毒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致使玉米、小麦、瓜类病毒病的发生加重。 玉米病株率一般在 20%40%,严重的在 70%以上,甚至绝产。 而土地肥沃、精耕细作、田间杂草少的玉米田,粗缩病发生很轻,病株率一般在 5%左右。 玉米播期不同的地块,病害发生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