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出苗期的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1、米从播种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 夏玉米苗期早熟品种 20 天左右,中熟品种 25 天左右,晚熟品种 30 天左右。 玉米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是决定叶数和节数的时期,耐旱怕涝。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苗,争取苗全、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 管理措施如下。 一、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 在玉米三叶期以前,发现连续缺苗 3 株(穴)以上,应及时进行补苗,可采取带土移苗补栽的办法,以减少株间苗势的差异。 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确保成活。 缺苗 3 株(穴)以下,在缺苗处一侧或两侧,留双株即可,玉米缺苗一般不提倡补种。 二、间苗、定苗适时间 2、苗、定苗是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确保适宜密度的关键。 玉米生长快,应适时早间苗、定苗。 一般掌握 1展开叶时间苗,2展开叶时定苗。 间苗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病苗留健苗。 间苗、定苗的时间应在晴天的下午进行,因为此时病苗、虫咬苗及发育不良的幼苗易萎蔫,便于识别淘汰。 对于苗矮叶密、下粗上细、植株扭曲的丝黑穗浸染苗等,应彻底剔除。 旱地、生产水平较低的地块,要早间苗、定苗。 病虫害较重的地块,要晚间苗、定苗。 双株留苗时两苗间距 5种玉米虫害多、伤残苗多、草害重,保苗难度大,应适时间苗、晚定苗。 一般 2 片展开叶时间苗,3展开叶时定苗。 三、中耕、灭茬中耕是玉米苗期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据调查,玉米苗期中耕 3、2 次比不中耕的次生根增加 5,根深增加 6产 10%左右。 一般中耕 2,第 1 次在定苗前,深度 3时幼苗矮小,要避免压苗、伤苗。 第 2、3 次在定苗至拔节期,深度 10右为宜。 中耕的原则是:苗旁浅耕,行间深耕。 直播玉米苗期正逢雨季,要浅中耕。 中耕过深,土壤蓄水过多,易造成芽涝或苗涝。 套种玉米麦收后应立即深中耕灭茬,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展。 四、追施提苗肥苗期追肥具有促根、壮苗、促叶、壮秆等作用。 一般在定苗后至拔节期进行。 具体的追肥时间要根据苗情、土壤肥力等情况来定。 三类苗、移栽苗、未施基肥或种肥的地块、低洼潮湿的地块和套种玉米等,要早追、重追提苗肥,一般在定苗前后;壮苗、土壤肥力高、基肥种肥 4、充足的地块,可不追或少追提苗肥。 除施用化肥外,可追施腐熟有机肥。 苗期追肥量,原则上磷肥、钾肥全部施入,氮肥追肥量要根据土壤、苗情而定。 一般高产田施用总氮量的 20中产田用 50低产田用 60%以上。 追肥方法:一般采用沟施或穴施。 深度 5上,离苗 10上,不要烧苗。 五、防治虫害玉米苗期害虫主要有地老虎、粘虫、蚜虫、蓟马等。 防治方法:(一)地老虎的防治:出苗后用 杀死 8001000 倍液,傍晚喷洒苗行。 或 砂撒苗行两侧。 (二)蚜虫的防治:40%乐果乳剂 10001500 倍液,喷洒苗心。 40%氧化乐果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等,1000 倍液。 可兼治蓟马、三)粘虫的防治:危害 5、套种玉米的是第 2 代粘虫,危害夏直播玉米的是第 3代粘虫。 防治可用 90%晶体敌百虫、斯本乳油,1000液。 20%速灭杀丁乳油,或 50%辛硫磷 15002000 倍液,喷雾。 六、病害防治玉米苗期病害主要是由腐霉菌、串珠镰刀菌等引起的猝倒病、苗枯病和根腐病等。 猝倒病:10%适乐时水剂,50 公斤种子用药 50升拌种。 或 5%根宝拌种。 当发现幼苗萎蔫病叶或凋萎病株时,可用 普力克水剂 500800 倍液,或用 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2%克露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 大斑病:40%克瘟散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 小班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 5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 病毒病:发病初期用 20%病毒克星 500 倍液和绿叶宝 400液混合喷治,有一定效果。 还可用氧化乐果乳油 1500 倍液或 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 2500 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消灭传毒昆虫。 七、防除杂草主要是:化学除草和中耕除草。 化学除草要严格选择除草剂,准确控制用量。 方法:茎叶处理(一)玉米 3期:50%乙草胺乳油 80,或 33%除草通乳油 100,对水 40洒行间地表。 (二)玉米 4期:40%莠去津胶悬剂 150,或 72%2,4滴丁酯60,80%草净津可湿性粉剂 100,20%使它隆乳油 70,75%阔叶散(阔叶净不太安全)干悬浮剂 1,对水 40向喷雾。 阿特拉津 300 克/亩,对水 40向喷雾。 注意:喷头上要加防护罩,避免玉米心叶发生药害。 注意人身安全。 八、灾后补救措施(一)雹灾:玉米苗期雹灾,一般不需重新播种。 要及时排除积水,中耕松土,早追速效氮、磷、钾肥,促苗发育。 (二)芽涝:主要是疏通沟渠,排除积水,中耕松土,散墒通气;早追速效氮肥(硫酸氨 15斤/亩),促苗生长。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