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1、玉米粗缩病的防治上,要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减少虫源、避开危害。 加强监测和预报在病害常发地区有重点地定点、定期调查小麦、田间杂草和玉米的粗缩病病株率和严重度,同时调查灰飞虱发生密度和带毒率。 在秋末和晚春及玉米播种前,根据灰飞虱越冬基数和带毒率、小麦和杂草的病株率,结合玉米种植模式,对玉米粗缩病发生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指导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尽管目前玉米生产中应用的主栽品种中缺少抗病性强的良种,但品种间感病程度仍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要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同时要注意合理布局,避免单一抗源品种的大面积种植。 70 年代,豫农 704 2、对该病有一定的抗性,目前推广的品种尚未发现高抗病品种,比较抗(耐)病的品种有鲁单 50、鲁单 053 等,在生产上可替代沈单 7、掖单53、掖单 22 等感病品种。 在那些已种植感病品种多年,危害严重的地区,种植这几种抗(耐)病品种显得特别重要。 在曲阜市,玉米杂交种鲁单 50、鲁原单 14等对粗缩病的抗性较好。 调整播期根据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在病害重发地区,应调整播期,使玉米对病害最为敏感的生育时期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降低发病率。 春播玉米应适当提早播种,一般在 4 月下旬 5 月上旬,麦田套种玉米适当推迟,一般在麦收前 5 天,尽量缩短小麦、玉米共生期,做到适当晚播。 曲阜市玉米种植模式主要有 3、麦套玉米、抢茬玉米和晚播玉米 3 种,其中以麦套玉米发病最重,其次为抢茬玉米,再次为晚播玉米。 春播玉米应当提前到 4 月中旬以前播种;夏播玉米则应集中在 5 月底到 6 月上旬为宜。 清除杂草路边、田间杂草不仅是来年农田杂草的种源基地,而且是玉米粗缩病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越冬越夏寄主。 对麦田残存的杂草,可先人工锄草后再喷药,除草效果可达 95%左右。 选择土壤处理的优点是苗期玉米不与杂草共生,降低灰飞虱的活动空间,不利于灰飞虱的传毒。 加强田间管理结合定苗,拔除田间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粗缩病侵染源。 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