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换带种植新技术内容摘要:
1、米大豆交互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采取 1 米 1 带 22 的种植形式,即 2 垄玉米套作 2 垄大豆,行距均为 50 厘米。 第 2 年,玉米大豆交换茬口,换带种植,轮作倒茬,以实现种地养地结合。 北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07 年在巴图营乡大夫营村西组连片开发种植面积 500 亩,平均亩产 斤,其中玉米平均亩产 斤,大豆平均亩产 75 公斤。 农户姜喜武种植 6 亩,混合亩产突破975 公斤,成为当地高产状元。 采用此新技术,比常规清种玉米增产 32%,每亩纯增收 400 元,项目区农民新增纯收入 20 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力较强的平肥地块。 秋收时玉米采取高留茬,部分玉米秸秆粉 2、碎后直接还田,按 1 米 1 带,一次性完成隔带旋耕和深松。 采取1 米 1 带 22 种植形式,即 2 垄玉米套作 2 垄大豆,行距均 50 厘米。 玉米定苗后采取玉米秸秆地表覆盖。 型紧凑、叶片上冲、中秆耐密品种,如丹科2151、郑单 958 等。 玉米密度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丹科 2151 每亩保苗密度3500 株、郑单 958 每亩保苗密度 4500 株左右。 大豆品种为铁丰 29 号,每亩密度在 株左右。 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有良好土壤墒情时播种,一般在 4月 2025 日播种玉米,5 月 5 日播种大豆。 播前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和哂种。 播前完成测土配肥。 根据土壤肥力水平结合产量指标,确定有机肥及化 3、肥施用量。 2007 年在巴图营乡大夫营村西组生产示范田,确定投肥指标为每亩施农家肥 4000 公斤,玉米田每亩施专用肥 斤,其中基肥 斤、追肥 20 公斤,玉米专用肥内含大量元素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锌、铁、锰、硼等;大豆田每亩施专用肥20 公斤,真正做到配方平衡施肥。 齐苗,在幼苗 2 片叶展开时浅锄疏松苗眼,破除硬壳,3 片叶时疏苗,5 片叶时定苗,实行蹲苗,做到“促下控上”。 长到大喇叭口前期(1015 片叶)追配方玉米专用肥 20 公斤,并在拔节期、灌浆期遇旱灌水。 20%马氰乳油 15002000 倍液喷雾,或 20%速灭杀丁乳油 1000 倍液、10%氯氰菊酯 1000 倍液喷雾。 防治玉 4、米螟最好用赤眼蜂,没有人工饲养赤眼蜂每亩可用 5%甲拌磷颗粒剂 斤拌细砂 20 公斤撒在玉米心叶内,每株用毒土量 2 克。 大豆田防治食心虫,8 月 10 日前后发生成虫,傍晚见到蛾团时每亩用 80%敌敌畏乳油 斤蘸玉米秸秆 23 节,其中1 节去皮吸药,均匀插在田间熏蒸;见到成虫后 35 天可发现幼虫,可用 杀死乳油 2000 倍液,或 氰菊酯 15002000 倍液对大豆结荚部位喷雾防治。 秆扒皮等人工措施,并适当延迟收获期,提倡机械化作业,逐步推广机耕机播机收等全程机械作业。 第 2 年玉米带要做到少耕、免耕和铁茬直播,即第 2 年玉米大豆换茬换带,大豆茬改种玉米带时不进行整地深松而直接播种玉米。 玉米茬在秋收后采取高留茬和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旋耕、深松 1 次作业完成。 采取隔带隔年旋耕、深松保护性耕作技术。 专利查询。玉米大豆换带种植新技术
相关推荐
)和禁区的防护体系叫纵深防护体系。 A、周界预警区 B、监视区 C、防护区 D、保护区 常用的周界报警系统的探测器有( )。 A、微波多普勒探测器 B、泄漏电缆探测器 C、振动电缆探测器 D、平行线周界报警器 典型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由( )和报警中心组成。 A、隔离器 B、报警探测器 C、传输系统 D、报警控制器 入侵探测器按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各防区的传输系统不同分为( )。 A、面控制报警器
、玉米种植方式玉米种植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等行距,宽行密植,宽窄行,等行距留双苗等方式。 现介绍一种宽行撮苗种植法。 二、玉米宽行撮苗种植法种植要点此种种植方法,要求行距 100 厘米,穴距 5 厘米,每亩约有 1334 穴、每穴定苗3 株,每亩有 4000 株左右。 用此法种植时,每穴播种 5,种子自由下落,不必太分散或分散在 5 平方厘米范围内,种植深度 4 厘米。 出苗后要早定苗,以 3
94 还具有限压作用,可以很好地保护电池。 缺点: 硬件的价格比较贵。 TL494 的使用在带来以上优点的同时,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可以采用 LM358 或 LM393 的方式进行克服。 涓流控制简单,并且是脉动的。 电池充电结束后,一 般采用涓流充电的方式对电池维护充电,以克服电池的自放电效应带来的容量损耗。 单片机的普通 I/O 控制端口无法实现 PWM 端口的功能
1、米大斑病,在全国玉米产区都有分布,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 发生特点: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 10 百米深的病叶上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 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习油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病条件下萌发入侵。 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 14 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
、玉米种植方式玉米种植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等行距,宽行密植,宽窄行,等行距留双苗等方式。 现介绍一种宽行撮苗种植法。 二、玉米宽行撮苗种植法种植要点此种种植方法,要求行距 100 厘米,穴距 5 厘米,每亩约有 1334 穴、每穴定苗3 株,每亩有 4000 株左右。 用此法种植时,每穴播种 5,种子自由下落,不必太分散或分散在 5 平方厘米范围内,种植深度 4 厘米。 出苗后要早定苗,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