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倒伏后的急救措施内容摘要:

1、米倒伏主要由大风大雨或虫害蛀食等原因引起。 倒伏后影响通风透光和授粉不良,导致空棒或绝产,应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减少产量损失。 米茎基部第 1、2 节间较脆弱,加之已有部分根系受损,扶直时要防止折断及增力口根伤。 可 1 人扶直另 1 人向植株根部培土。 设法随倒随扶,拖延不但难以扶起植株也会增加损失。 对倒伏不太严重的玉米植株,靠自身较强的调节能力,一般能直立起来,茎叶空间排列也能基本合理。 理机能受到扰乱,直接影响灌浆结实。 对只追 1 次肥的田块,可再追 1 次肥。 如果第 1 次追肥未施磷钾肥,可用 产素 5000 倍液喷洒植株,有利于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合成,能增加玉米籽粒饱满度。 往发生病害。 叶部病害如玉 2、米大小斑病、锈病等,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可用 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300 倍液喷施。 每隔 710 天喷 1 次,连喷 23次。 每亩用石灰粉 1520 公斤拌细土 50 公斤均匀撒施田间,能有效地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玉米螟在植株节间钻孔是倒伏折断绝产的原因,应适时防治。 方法是在玉米喇叭口时期每亩用辛施螟 斤撒入心叶内。 当加深耕层,深耕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和入土加深,能明显减轻后期倒伏程度。 及时中耕培土,玉米拔节后及时培土,可促使植株产生大量支持根,使根系发达,减轻倒伏。 合理肥水管理,施肥要以基肥为主,追肥不宜过多过早。 肥料中应注意配合磷钾肥一起施用。 苗期蹲苗,能使地上部节间缩短,根系入土深广。 拔节后 1 次灌水量不宜太大,以防徒长。 合理密植,依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或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改善植株个体发育,能减轻倒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