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倒伏原因及对策内容摘要:
1、伏的原因:一、高温、多雨、多风、寡照。 二、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植株郁蔽、茎秆徒长。 三、施肥时期不当,拔节期大量追施氮肥,促进了茎秆不必要的旺长。 四、有旺长趋势的田块在苗期未进行蹲苗。 综合来看,玉米发生倒伏的几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是茎秆旺长与多雨大风天气恰好相遇发生倒伏的几率比较大,其中多雨大风天气是主要诱因。 倒伏后的对策:玉米发生倒伏以后,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发生根倒的地块,在雨后应该尽快人工扶直植株并进行培土,以便重新将植株固牢。 发生弯倒的地块,雨后可用竹竿轻轻挑动植株,抖落植株上的雨水,以减轻植株压力,待天晴后让植株慢慢恢复直立生长。 但在抖落雨水时尽量不要翻动植株,以防人为造 2、成茎秆折断。 发生茎秆折断的玉米地块,要根据发生程度来区别对待。 茎秆折断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块,将玉米植株割除作为青饲料,然后再补种一些速生叶类蔬菜;茎秆折断比例较小的地块,应将茎秆折断的植株尽早割除。 防止倒伏的措施:玉米发生倒伏后,即使是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因此,防止倒伏才是重点。 一、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田间郁蔽,植株之间的相互遮阳会使茎秆徒长、纤细,极易发生倒伏。 所以,生产中一定要按照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来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尽量不要超过品种推荐种植密度的上限。 二、合理施肥。 要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缺钾地区要特别注意增施钾肥,以增强茎秆强度,提 3、高茎秆抗倒伏能力。 另外,尽可能避免在拔节期一次性追施氮肥,应将氮肥分成苗肥(或种肥)和穗肥 2 次追施。 三、培土。 在多风地区,于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可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以促进气生根发育,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四、蹲苗。 苗期有旺长趋势的田块,可采用中耕断根和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进行蹲苗,从而有效防止玉米倒伏。 但进行蹲苗的地块一般只适合于地力比较壮、土壤墒情比较好和有旺长趋势的地块,蹲苗时间不易太长,在拔节之前一定要结束,否则会影响果穗分化。 五、采用化控技术。 种植密度比较大、有倒伏危险的地块,可在拔节以后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抑制株高,降低植株重心。 但在应用化控技术时,一定要根据药剂说明书来严格掌握药剂用量和施用时间,否则也会造成减产。 专利查询。玉米倒伏原因及对策
相关推荐
)/2=[()+ ()]/2=,所以两个中心不重合 ,且向右偏移 ;又因 T==, 6 =6=,所以 6 T,故可得到工件尺寸分布图示如下: (2)计算合格率和废品率 已知 T/2=, =,工件平均尺寸与公差带中心的偏移值: △ ==,则 003 TZ ,由查积分表可得: F1(Z1)= 003 TZ ,由查积分表可得: F2(Z2)= △ T/2 T/2
号系统、汽车电子系统等的综合性协同运作,让人、车、路和交通系统融为一体,为出行者和交通监管部门提 供实时交通信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大动脉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 智慧交通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 诸如动态导航,可提供多模式的城市动态交通信息,帮助驾驶员主动避开拥堵路段,合理利用道路资源,从而达到省时、节能
1、朱大垄双行地膜覆盖哉培技术一、精细整地:推广秋翻整地,要求翻地深度达 25 厘米以上。 结合翻地深施底肥,并及时耙耢、平整土地,做到不漏耕,无立垡、无坷垃、无堑沟。 二、起宽垄:打成垄底宽 120130 厘米、垄顶宽 90 厘米的宽垅。 0100 厘米、垄顶宽 70 厘米的宽垅,即将原6065 厘米的 3 条垄合并成 2 条宽垅。 起垄后及时镇压保墒。 三、灌溉、土壤墒情每公顷灌 60120
式步入社会的学生,我深知自己存在诸多不足。 目前,我最大的劣势就是缺乏长期从事某种稳定工作的经验,也正因为如此,有时我会对自己缺乏信心,在处理问题时,往往过于谨慎、保守,不敢轻易、大胆地尝试新方法。 但我同时也相信,这种现象会随着我走上工作岗位逐渐得到改善。 另外,可以肯定的是,我自身一定还存在着其他我尚未意识到的不足。 我真诚地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领导和 同事们能够帮助我
292 进行可靠性鉴定。 当与抗震加固结合进行时,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或《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 进行抗震能力鉴定。 混凝土结构加固的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2 术语、符号 术 语 已有结构加固 strengthening of existing structures 对可靠性不足或业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承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