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倒伏原因及对策内容摘要:

1、伏的原因:一、高温、多雨、多风、寡照。 二、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植株郁蔽、茎秆徒长。 三、施肥时期不当,拔节期大量追施氮肥,促进了茎秆不必要的旺长。 四、有旺长趋势的田块在苗期未进行蹲苗。 综合来看,玉米发生倒伏的几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是茎秆旺长与多雨大风天气恰好相遇发生倒伏的几率比较大,其中多雨大风天气是主要诱因。 倒伏后的对策:玉米发生倒伏以后,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发生根倒的地块,在雨后应该尽快人工扶直植株并进行培土,以便重新将植株固牢。 发生弯倒的地块,雨后可用竹竿轻轻挑动植株,抖落植株上的雨水,以减轻植株压力,待天晴后让植株慢慢恢复直立生长。 但在抖落雨水时尽量不要翻动植株,以防人为造 2、成茎秆折断。 发生茎秆折断的玉米地块,要根据发生程度来区别对待。 茎秆折断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块,将玉米植株割除作为青饲料,然后再补种一些速生叶类蔬菜;茎秆折断比例较小的地块,应将茎秆折断的植株尽早割除。 防止倒伏的措施:玉米发生倒伏后,即使是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因此,防止倒伏才是重点。 一、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田间郁蔽,植株之间的相互遮阳会使茎秆徒长、纤细,极易发生倒伏。 所以,生产中一定要按照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来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尽量不要超过品种推荐种植密度的上限。 二、合理施肥。 要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缺钾地区要特别注意增施钾肥,以增强茎秆强度,提 3、高茎秆抗倒伏能力。 另外,尽可能避免在拔节期一次性追施氮肥,应将氮肥分成苗肥(或种肥)和穗肥 2 次追施。 三、培土。 在多风地区,于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可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以促进气生根发育,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四、蹲苗。 苗期有旺长趋势的田块,可采用中耕断根和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进行蹲苗,从而有效防止玉米倒伏。 但进行蹲苗的地块一般只适合于地力比较壮、土壤墒情比较好和有旺长趋势的地块,蹲苗时间不易太长,在拔节之前一定要结束,否则会影响果穗分化。 五、采用化控技术。 种植密度比较大、有倒伏危险的地块,可在拔节以后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抑制株高,降低植株重心。 但在应用化控技术时,一定要根据药剂说明书来严格掌握药剂用量和施用时间,否则也会造成减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