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低投入高产出栽培关键技术内容摘要:

1、们根据 10 多年的试验结果和各地农户的反映以及对农村实际考察的结果,总结出 6 条关键技术,供广大农户参考。 一、减少一次性肥料施用,增加磷、钾、锌肥料的配合使用施肥是玉米栽培的关键一环。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施肥量大大超标,特别是氮肥超标严重,一次性大量投入肥料是普遍现象,造成前期生长过剩(易发生倒伏),后期脱肥,百粒重降低,容重降低,其结果是高投入造成了低产出,降低了产量,影响了品质,减少了效益。 如很多农户玉米地比较多,为了方便快捷,大量使用一次性底肥,造成了烧苗,后期脱肥(逢上雨水多的年份更是如此),生育期推迟。 精耕细作是优良传统,节时省工是应该的,但不能违背作物的生长规律。 最有效的施肥方 2、法是:底肥、追肥、叶面肥一起用,合理施肥,合理用肥,从而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 般亩用二铵 10 公斤、钾肥 5 公斤,硫酸锌 混合做底肥(亩=方米),底肥不能大量用氮肥。 另外,农家肥料尽可能多施用,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抗旱耐涝能力。 特别瘠薄的地块,二铵可增加到亩用 15 公斤,其它不变。 肥二次,一次是拔节肥,一次是孕穗肥,每次亩用 5 公斤尿素。 特别瘠薄的地块每次亩用 斤。 米 10 叶期,即玉米株高达到胸部时,喷施一遍磷酸二氢钾,按说明用量。 特别瘠薄的地块可喷施二遍磷酸二氢钾。 二、适时播种、保全苗玉米是积温作物,早播种、早出苗、保全苗,充分利用当地的温度条件是取得高产的第一环节, 3、不能浪费有效积温。 在我省所有中熟、中晚熟、晚熟区域,播种时间不能超过 5 月 1 日。 所以尽可能尽早的灭前茬、施底肥、顶浆打垄、镇压,以确保适时播种。 耕层 15 厘米温度稳定在零上 6 度二天即可播种。 有条件的地方如能催芽早播种,则更能增产增收。 三、合理用药封闭目前主要是用阿特拉津、乙草胺混合封闭,根据地情有的还加上 2,4脂和二甲四氯。 最应注意的是药量不能过大,特别是上述四种药混用,每种药用药量应是单独用药的四分之一。 如 2005 年梅河口市河洼乡一户农民承包 40 亩地,为了除草干净,上述四种农药每种用 200 克,混合封闭,结果是草没有了,苗也没有了。 要按说明用药,不能超量,超量就有药害 4、,特别是药封闭后,遇上干旱或连雨天,药害将会很普遍。 再则是打药用的喷壶要涮干净,特别是打过水田除草药的喷壶,农民朋友要切记涮洗干净。 四、合理密植、早定苗根据所购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要求种植,如:通育 100、通育 99、通育 105 公顷要求保苗 4 万 5 千株。 通育 97 公顷保苗 4 万 2 千株。 无论种植何品种,都要早定苗,即在玉米三叶一心时,每埯留一株壮苗。 这样玉米根系就发育得好,苗也就壮,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五、迟收割、晚收获传统上 10 月 1 日为玉米收获期。 由于目前普遍种植的是活秆成熟品种,所以收获期要推迟到 10 月15 日,这样玉米子粒上得成,粒重高,产量也就高,同时玉米的含水量也大大降低,便于储存,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好品种选择拱土能力强的、发苗好的、活秆成熟的、抗性好的高产品种。 中晚熟区选择通育 100、通育 99 等品种;中熟区选择通育 99、通育 112 等品种;晚熟区选择通育 105 等品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