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校园建设制度内容摘要:

事件的苗头,学校领导应采取坚决果断措施 ,并迅速派出得力人手,深入有关单位,协助处置,决不能 让事态扩大和蔓延,将其制止在萌芽状态。 (二 )区分性质原则。 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突发事件发生后,首先要正确判断事件的性质,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相应的方式妥善处理。 对一时难以分清性质的,不要急于定性,防止因定性不准,处置不当使矛盾激化。 对参加人数较多的突发事件,要坚持教育,争取多数的原则,严密控制和重点打击少数策划煽动闹事的首要分子,幕后指挥者,打砸抢分子和其他各类严重犯罪分子。 (三 )说服教育的原则。 组织党员干部和教师做好学生的说服教育工作,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通过教 育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三、关键词界定 突发事件是指发生突然,在人们的预料之外,影响较大的事件。 制定目的:为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有序,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局面 平息事端,把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安全事故组织机构 抢险救灾指挥机构 总指挥: 副指挥: 成 员: 抢险救灾队伍: ( 1)抢险救灾组: 组长: 成员: ( 2)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五、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安全事故报告实行学校校长负责制。 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 ,果断处置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学校发生或突发安全事故后,一般情况下,总指挥必须在 510分钟之内向上级机关汇报。 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 不得缓报,瞒报,迟报。 六、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一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报警程序: (1)当事人所在学校负责人电话: (2 派出所电话: (3)根据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公安机关,报警电话: 111 12 120 处置措施: (1)接报 后,校长、值日教师和有关人员必须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 (2)组织人员按照程序打电话向领导或相关部门报告。 (3)组织领导视事态严重程度,边处置边向到场领导汇报。 (4)如有人员受伤,立即就近送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5)如果是殴斗事件,除迅速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外,应将双方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带离现场,其余人员疏散。 (6)如果是意外事故,应尽快组织人员抢救,将受伤者送往医务室或医院抢救。 注意事项: (1)各级领导遇事一定要冷静,果断采取措施。 (2)处理群体性事件要坚持: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学生、控制事态的原则。 (3)严格控制社会闲杂人员和家长进入校园,防止事态扩大。 疏散人员: (1)当事人所在的教室、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应该在统一安排下有组织的疏散到安全地带,其余各室关闭门窗,避免更大的伤亡事故。 (2)确保教师特别是学生的人生安全。 (二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学校领导,值日教师,消防安全员。 报警程序: (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 119),报告内容为:“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 扑救”,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 (3)在向学校、教育局、政府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救援人员。 组织实施: (1)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体师生疏散逃生。 (负责);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2)具体疏散安排(画横线为组长): 楼梯口: 楼梯口: (3)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以校区内以消防安全员和教师成员为主,其余人员(学生除外)均参加扑救。 (4)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5)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揪、水 浸的棉被等。 (6)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7)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区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以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干粉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不能用水扑救。 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3)发 生火灾时应掌握边救火,边报警原则。 (4)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5)由平安办负责追查处理火警事故,保卫火警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 (三 )被盗案件和“克米”事件应急预案 处置事件的组织:事件当事人所在学校负责人,教育局、公安干警。 被盗报警程序: (1)发现案件由发现人及时向学校校办或平安办报告。 (2)由学校校办向教育局领导汇报。 (3)经校领导同意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克米”事件过程中,需当事人随机应付,采取灵活的方式,向学校政教处负责人汇报,应急时可打报警电话。 被盗处 置措施: (1)接报后,学校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2)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3)根据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经请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4)由平安办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注意事项: (1)被盗类案件一般内部掌握,知情者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通报信息情况。 (2)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3)各级领导要做好工作,不要因此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 (四)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处置事件的组织:学校 领导,教育局、卫生防疫部门人员。 报告程序: (1)向总务处,校级领导,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2)由校办向区教育局有关科室报告。 (3)由平安办向区卫生局(疾病控制中心、食品卫生监督所)报告。 处置措施: (1)发现情况后立即向学校平安办、学校主要领导汇报。 (2)以最快的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无交通工具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 120”或“ 110”请求援助。 (3)由饮食服务管理人员封存现有食物,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或售饭处。 (4)立即组织骨干教师校医组成陪护人员队伍,由学校领导安排负 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根据规定在最短时间内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区防疫部门报告。 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由学校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以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五 )交通安全事故应 急预案 处理组织机构和报告程序同上。 重点确立学校春游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1)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 学校成立交通安全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抓落实,认真分析学校交通安全的现状、隐患原因和对策。 (2)利用学校各种阵地,结合学校实际,经常、广泛地向师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3)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校园周边交通状况,开展多形式的交通安全防范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3)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告家长书》、设置学生监督岗等多种形式和手 段,加强对学生乘车、骑车及遵章停车的监督,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注意事项: (1)各级领导遇事一定要冷静,措施要果断。 (2)处理群体性事件坚持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学生、控制事态的原则。 (六 )集体活动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处置集体活动中突发事故的组织:在现场的学校领导,班主任等。 处置程序: (1)发生事故后,由现场各级领导、老师、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并迅速清点人数,维护秩序,防止发生混乱局面。 (2)组织人员就地抢救。 (3)立即报警,紧急求援,同时派出人 员在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救治。 (4)立即向学校、教育局报告。 (5)事故善后处理注意事项: ,防止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 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拍照并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维护局面,同时要做好受伤学生及受惊吓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调节工作,逐步消解他们的恐惧心理和其他不良心理反应。 ,特别是受伤甚至死亡学生家长的解释和安抚工作。 理完毕后,要认真做好吸取事故教训的总结教育工作,防止再发生类似事件。 (七 )师生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理预案 处置传染性疾病组织:学校领导,值班老师,各班主任,校医。 处置措施: (1)日检:班主任每天密切关心学生的健康状况,统计学生的出勤人数。 责任人:班主任。 (2)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有传染病症状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校医和学校领导,学校应按规定报区教育局和区疾控中心。 责任人:班主任、校医、校长。 (3)劝说: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或有摄氏 38 度以上高热学生必须迅速隔离,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其去医院看 病,并在家休养。 责任人:班主任、校医。 (4)记录:校医应及时作好学生的传染病和疾病登记工作。 责任人:校医。 (5)跟踪:每天关心患病学生的身体状况,并主动对学生进行补课。 责任人:班主任、校医。 (6)家访:积极做好患病学生的家访、家长的思想工作,经常保持联系。 责任人:班主任。 (7)消毒:根据有关规定做好(包括发病及相关班级、食堂、厕所、公共场所、共用教室等)消毒工作,学校领导要听从卫生部门的专业指导,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 责任人:校医。 (8)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 ,每天加强巡视,对痊愈后的学生必须经校医认可后方可进教室,对班级其他同学加强观察了解。 责任人:班主任、校医。 注意事项: (1)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学和生活用房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 2 次。 (2)尽量不要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茶具及餐具。 (4)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制。 (5)学生若发现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马上告诉老师或家长,及时就医;教 师发现上述症状应即时就医。 (6)及时查验新生的预防接种卡,其复印件留校医处存档。 保安人员工作职责 认真学习保安工作条例,严格按保安工作职责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值班时间不干与保安工作无关的事,语言文明,仪表端庄大方。 门卫保安人员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不得私自离岗。 严禁非本校人员入校,对来访人员的进校和离校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不允许任何人员在门卫附近聚集、看报、聊天、下棋等。 严禁学生在上学期间私自出校门,或在附近买零食。 对携带财物出校门者,问明情况,弄清财物来源,方可放行,不允许任 何人未经学校允许将学校公物带出校门。 上课期间不允许机动车辆进入教学区,对来访者问明情况,得到有关领导准许后,方可进校。 教学时间严禁任何人在教学区内喧哗、吵闹、奔跑等,依法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遇到侵害师生安全或学校财产的情况时,门卫保安人员有权立即报告学校或公安部门,并做应急处理。 认真做好电话接听、电话记录和内容转达工作,语言文明、态度热情,严禁校外人员在传达室接打电话,按时做好报刊杂志和往来信件的收发工作。 有权制止和杜绝在校门前摆摊设点、乱张贴、散发广告宣传品等现象,协助值班领导和教 师维持好上学和放学期间校门口的秩序。 保持值班室内外的卫生清洁工作,协助学校做相关的临时性服务。 门卫保安人员之间要团结协作,勤奋敬业,用自己高质量的工作和良好形象为学校增光,对不认真履行保安工作义务,缺乏责任感的人员,学校采取批评教育后,仍不改正的,将向保安公司投诉,并请求解聘或更换新的保安人员。 保安值班、巡查制度 一、为确保学校内部安全,制订由一名校领导带班的值班、巡查制度,白天值班、巡查由值周人员负责,晚上值班巡查由护校队负责。 二、值班、巡查人员要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自离 岗,有事要请假,替班人员要履行值班、巡查人员职责。 三、值班人员应切实维护学校内部秩序,确保学校安全,具体履行以下职责。 值班人员必须遵守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