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红蜘蛛的发生及防治内容摘要:

米红蜘蛛属真螨目、叶螨科,又名红眼蒙。 该虫在阜新县曾两次暴发成灾,危害严重,历史罕见。 被害玉米表现失水、失绿、早衰、干枯、倒伏,严重地块绝收。 1997 年玉米红蜘蛛发生面积 937 万亩,绝收近万亩;1999 年成灾面积 564 万亩,绝收面积 65 万亩。 针对玉米红蜘蛛的灾情,我们进行了田间调查,掌握其成灾原因及为害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玉米红蜘蛛成灾的主要原因,一是高温干旱,在玉米生长旺季持续出现高温少雨天气,灾情加重。 二是寄主多,基数大。 玉米红蜘蛛除为害玉米外,也为害高梁、锦花、大豆、黄瓜、马铃薯等几十种农作物。 几十种杂草是寄主,包括藜科的灰菜,苋科的苋菜,豆科的野生大豆,茄科的酸菜果和菊科的鬼针草等。 害螨在田内条草上繁殖扩散,并由玉米下部叶片向中上部蔓廷。 三是防始不力,玉米红蜘蛛发生期,玉米植株高大,叶片密集,田间郁闭,防治困难,很难实现统防统治,漏治田面积大,成灾速度快。 玉米红蜘蛛成灾的特点是,重灾地块在“三边”和“三田”。 三边包括村屯边、道路边和梯田、荒格边;三田包括草荒田、间种大豆田和密度过高田。 成灾期在 7 月中旬至 8 月中旬,此时干旱少雨,旱灾加虫灾如同“雪上加霜”,玉米损失严重。 防始玉米田红蜘蛛的方法是,秋翻灭茬灭草杀虫源,使用 18虫螨克 3000倍喷雾。 重灾区组建机防队昼夜防治,统防统治进度快、质量好,深受欢迎。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