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蓟马的发生与防治内容摘要:

1、米蓟马是我县境内近年新发生的一种虫害,特别是今年由于 57 月份雨水较少,发生面积已达 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 15%。 据我们调查,目前为害我县玉米的蓟马主要有玉米黄呆蓟马、禾蓟马,二者均属缨翅目,蓟马科。 由于蓟马虫体较小,不易被人发现。 又由于目前我县农民对此还不十分了解,所以忽略了防治,而造成损失。 一、为害症状玉米黄呆蓟马主要是以成虫对玉米造成为害,它在叶反面为害,为害后的叶反面呈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并伴随有小污点(虫粪),这是与其它异常症状区别的主要特征。 叶正面与银白色条斑相对应的部分呈现黄色条斑,叶片越薄,这种反应越明显。 受害严重者,叶背如涂一层银粉,端半部变黄枯干,甚至毁种。 禾蓟马主要以 2、成、若虫在玉米心叶中为害,不甚显现银灰色斑。 多发生在大喇叭口期前后。 食害伸展叶片时,多在叶正面取食,叶片呈现成片的银灰色斑。 二、发生规律黄呆蓟马以成虫在禾本科杂草根基部和枯叶内越冬,在玉米上繁殖 2 代,第二年春天在麦茬及其它禾本科作物上为害,部分飞到春玉米苗上为害。 5 月下6月初在春玉米和麦类上有一个若虫发生高峰。 6 月中旬在麦类、春玉米上有一个成虫高峰。 7 月下旬又有一个成虫高峰。 这种蓟马以苗期和喇叭口期发生数量较大,过此时期数量趋向下降。 低洼、窝风而干旱环境的玉米上发生多,为害重;同一块地中,以在沟、路、渠边的玉米上发生多,为害重。 其原因是这种环境下的小气候比较干燥,较为适宜玉米黄呆蓟马 3、发生;不同年份,干旱年份发生多,为害重;在一年的 57 月份,降雨对蓟马的影响最显著。 如果 5 月中、下旬干旱少雨,6 月中旬玉米上的蓟马就会大量发生,严重为害。 若 6 月下旬如遇大雨,蓟马的数量会立即大幅度下降。 禾蓟马与黄呆蓟马习性不同的是,比较喜欢郁蔽环境。 以在小麦套种玉米,小麦植株高而稠密的地块中的玉米上蓟马发生多;在同一块套种玉米中,以在小麦垄内的玉米上蓟马发生多。 这是因为小气候环境比较郁蔽潮湿。 禾蓟马在玉米上发生期晚于玉米黄呆蓟马,多发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前后,这与它喜欢在喇叭口内取食活动有关。 若 6 月下旬如遇大雨,此蓟马的数量也会大幅度下降。 三、防治方法1、在田间定苗时,拔除有虫苗,并带出地外沤肥,可减少蓟马蔓延为害。 2、加强管理,适时灌水施肥,以促进玉米苗早发快长,可有效地减轻蓟马为害;同时还可改变玉米地小气候,使其湿度加大,不利于黄呆蓟马生长发育,特别是干早缺肥地更应注意这一点。 3、药剂防治在玉米上如发现有少数玉米地块受到蓟马为害时,可用 10%的吡虫啉,亩用量 10 克进行喷雾,可起到明显的防治效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