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需掌握的五个环节内容摘要:

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由于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因此玉米秸秆还田应掌握以下五个关键环节。 1、秸秆细碎:把秸秆趁鲜铡成不超过 10 厘米长的短节,或采用机械粉碎法,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出苗与生长。 2、补施氮肥:土壤微生物在分解作物秸秆时,需要一定的氮素,出现与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速效氮素的现象。 所以,需亩增施尿素 5斤或碳铵 15斤这样,可以避免苗期缺氮发黄。 3、足墒还田:秸秆还田后,由于秸秆本身吸水和微生物分解吸水,会降低土壤含水量,因此,要及时浇水,以利秸秆与土壤紧密接触,防止架空。 4、数量适宜:还田秸秆每亩施用 300400 公斤为宜(一般 1 亩秸秆还 2 亩),还田量大,反而会影响作物根系生长。 5、加深耕层:充分发挥大、中型拖拉机的作用,加深耕层,要求耕深 20米秸秆一般应埋入 10 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耙平压实。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