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精播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1、着产量提高,播种技术对产量的作用逐渐增强。 播种技术包括选择种子处理、土壤备墒、合理密度、播种方法、播种量以及播种深度等。 种子处理:晒种。 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幼苗粗壮。 浸种和拌种。 清水浸种主要是供给水分,促进发芽。 化学药剂浸种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但浸种的浓度太高或浸种时间太长,种子容易中毒受害,降低发芽率。 用农药拌种可防治病虫危害。 种子包衣就是给种子裹上一层药剂。 包衣的种子播种后具有抗病、抗虫以及促进生根发芽的能力,要针对当地病虫害对症用药。 精心备墒:土壤墒情是影响种子出苗质量的关键。 墒情好,土地平整,播种深浅容易一致,出苗整齐均匀。 播前备墒 2、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土壤水分的调整。 在黄淮夏和套种夏玉米区,麦收后常出现季节性的干旱而使玉米播种时墒情恶化,因此生产上常用浇麦黄水来补充底墒。 合理密植,确定播量:合理密度要考虑品种特性。 其次,如土壤肥力、施肥量大而合理,适宜的密度就大。 在易旱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密度宜稀。 玉米播种量的计算方法为:用种量(公斤)=播种密度每穴粒数粒重面积。 应重点发展玉米精播技术,提高播种质量。 确定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以 5宜。 在墒情较好的粘土,应适当浅播,以 4宜。 疏松的砂质壤土,应适当深播,以 6宜。 如土壤水分较大,不宜深播,土干则应适当深播。 播后镇压:播后覆土以后,要适当镇压,干旱时要重镇压,而土壤水分过多时,不要镇压。 适施种肥:适量施种肥可以供给幼苗育足的养分,促进苗期的生长和增强对干旱、低温、病害等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 种肥包括少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 种肥使用要控制用量和将种肥隔离,以免烧苗。 一般亩施5酸二铵,效果不错。 如果播后出现缺株少苗,但没有明显的缺行断垄现象,可以在缺株的临近株穴,在定苗的时候,留双株来补足密度;也可在缺行断垄严重的区域种植耐荫性较强的作物如大豆、马铃薯等。 如出苗只有一半,可播种间作作物。 出苗不足一半时,建议毁种重播。 专利查询。玉米精播技术要点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提高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维护、保养、检测应做好记录,并由 有关人员签字。 ( 1)设备设计、制造的安全要求,《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备设施上
玉米景天 松鼠尾 串珠草
鼠尾 串珠草学名:鼠尾、串珠草、翡翠景天科属:为景天科、景天属的低矮常绿多浆植物。 形态特征:叶呈肉质状,长纺锤形,长 O2色浅绿。 肉质化的叶片密集重叠生长,穗状向下弯曲似松鼠尾巴。 先是直立生长,随后下垂。 花小,春天开,深玫红色。 生态习性:原产美洲、亚洲、非洲温热带地区。 喜阳光充足及干燥、通风环境,忌水湿。 亦能耐半阴,夏季需要遮荫。 冬季夜间温度需保持在 510,白天应在 15以上。
玉米节水栽培增加粮农收入
1、有“鲁南粮仓”之称的山东省滕州市,是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高产区,2003 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而该市级索镇位于滕西平原,良种产业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被誉为“滕西粮仓”。 该镇农业基础优越,非常注重节水农业的发展,现将试验、示范、推广的玉米节水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水品种。 通过几年的试验,筛选出了在华北等地区表现为节水、高产、抗病的玉米品种有“石玉 7 号”、“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