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病虫害的防治内容摘要:
1、米苗期病虫害的大发生是近几年来玉米栽培中的新问题,对玉米生产构成威胁,严重影响产量。 1防治对象玉米苗期虫害主要以防治玉米旋心虫、蛀茎夜娥等蛀茎危害玉米生长点的害虫为主,兼防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和蚜虫、灰飞虱等传播病毒害虫。 玉米苗期病害,应以防治串珠镰刀菌为病原菌的病害为主,加强对种子传播的病害,立(苗)枯病、缺锌症、君子兰菌病的防治。 2防治方法玉米苗期病虫害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着重于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同时做好种子处理,合理施肥,适当用药剂防治,能有效地控制和减轻首期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实行轮作,秋季深翻,清洁田园,施用腐熟有机肥,减少虫、菌源。 选用抗逆 2、性强的品种,播前晒种 12天,以提高酶的活性,增施农肥及磷、钾肥。 用 5O粉锈宁按 量拌种,防治黑穗病和全蚀病。 采用种子包衣或每亩用 50辛硫磷乳油 200250克加细土 2530 公斤拌匀后顺垄条施,或用 3辛硫磷颗粒剂 4 公斤对细砂混合条施防治地下害虫。 合理密植,保证单株足够营养面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铲趟。 对发生玉米旋心虫、蛀茎夜蛾的田块,用 50敌敌畏 400 倍液或用 40乐果乳油 500 倍液喷根,或用 90敌百虫 300 倍液喷根防治。 发生蚜虫时可用 40乐果乳油或 40氧化乐果乳油 20003000 倍液喷雾防治,兼治灰飞虱。 每亩用 酸锌溶液 2530 公斤,在玉米 45 叶期进行叶面喷雾防治缺锌症,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专利查询。玉米苗期病虫害的防治
相关推荐
效开展。 农村信息化建设在一些地方得到有力推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农村信息 “户户通 ”工程的顺利实施有了良好的开局。 国内信息化新农业概况 国家支持,发展迅速国家对于农业信息化发展非常重视,实施了多项“金”字工程,其中在 1994 年 12 月召开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金农”工程,为我国的农业信息化起到主导和推动作用。 金农工程以农业部信息中心为核心, 12
1、进行查苗补苗、间苗定苗和中耕追施,而防治病虫草害则是重要的内容。 1、病害防治:玉米苗期的主要病害是腐霉菌、串珠镰刀菌引起的猝倒病、苗枯病和根腐病等。 防治猝倒病,可用 10%适乐时水剂或 5%根宝 50升玉米拌种子 50 公斤;当发现幼苗萎蔫或凋萎病株时,可用 普力克水剂 500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2%克露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 防治病毒病
独特的 isolateuservlan 技术,既可以隔离用户,又可以节省 VLAN 资源; 多样的终端用户控 制手段,支持 MAC+PORT 的捆绑,支持防止双网卡代理上网,有效地防止非法用户的产生; 支持 MAC 地址表锁定及静态设置,实现对 MAC 的控制过滤; 用户侧传输距离 200 米,方便布线; 网络防火墙 硬件高速状态防火墙,不仅支持丰富协议的状态检测及地址转换功能
1、管粗早法 玉米播种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 主要是长根增叶、茎节分化,生长中心为根系。 幼苗喜温,较耐干旱,怕涝,田间更怕苗荒与草荒。 土壤宜疏松。 田间管理要立足于“早管促早发”,防止出现“老小苗”,达到促根、壮苗,幼苗早,足、齐、壮的目的。 主要措施有:1、早间定苗。 应在三叶期间苗,四叶期定苗。 间定苗时要去小苗、弱苗、病苗、杂苗,留生长一致的壮苗。 缺苗断垄较重地段,可留生长一致的双株
1、管粗早法”玉米播种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 主要是长根增叶、茎节分化,生长中心为根系。 幼苗喜温,较耐干旱,怕涝,田间更怕苗荒与草荒。 土壤宜疏松。 田间管理要立足于“早管促早发”,防止出现“老小苗”,达到促根、壮苗,幼苗早,足、齐、壮的目的。 主要措施有:1、早间定苗。 应在三叶期间苗,四叶期定苗。 间定苗时要去小苗、弱苗、病苗、杂苗,留生长一致的壮苗。 缺苗断垄较重地段,可留生长一致的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