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华安住宅小区二期15住宅楼大体积砼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确定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插入时间,避免出现混凝土冷缝。 混凝土坍落度的测试 混凝土坍落度必须做到每车必试,试验员负责对当天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实行测试,混凝土责任工程师组织人员对每车坍落度测试,负责检查每车的坍落度是否符合商品混凝土小票技术要求,并做好坍落度测试记录。 如遇不符合要求的,必须 退回混凝土站,严禁使用。 混凝土责任工程师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及和易性是否能满足工程需要。 如和易性不能满足要求,立即退回混凝土,不能加水;如混凝土流动性过大,可能造成混凝土离析等现象,立即退回混凝土,决不能迁就使用。 对 9 所供应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不符合要求的搅拌站通知停止供应混凝土,分析原因,令其整改或终止供应合同。 混凝土施工时,准确掌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防止混凝土冷缝的出现。 混凝土养护 本项目筏板基础混凝土抗渗等级为 C35P6,为了保证混凝土正常硬化及保持混凝土内外部温 差小于 25度,待混凝土终凝后,要及时蓄水养护,蓄水深度 10cm,挡土墙外侧筏板由于不能采用蓄水养护方式,可采用覆盖双层塑料薄膜的方式,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 ( 1) 为了减少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色差,在混凝土表面压实搓毛后,顶部覆盖彩条布或不易掉色的毛毡等覆盖。 待混凝土表面收干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及不易掉色的毛毡等遮盖。 模板拆除后,及时使用塑料薄膜包裹,并浇水混凝表面保持湿润。 ( 2) 模板拆除后,不可立刻用冷水浇喷,其表面应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进行养护,不能直接用草垫或草包铺盖,以免造成永久性黄颜色污染。 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 3) 混凝凝土的养护时间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 4) 对于不好覆盖的混凝土结构,可使用养护液养护。 养护液在正式工程前要进行试验,如果养护液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明显色差的,则不得使用;在没有合适的养护液时,上述部位要使用双面胶粘结塑料薄膜严密覆盖。 ( 5)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完成后 12h 内要及时覆盖保温层,保温层下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不超过 25℃。 10 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 ,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 2 米长靠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施工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 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用木抹子全面仔细打抹两遍,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初期表面的收缩脱水细缝闭合,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表面养护。 五 、 混凝土的测温 根据工程要求,对基础筏板混凝土进行温度检测;基础筏板混凝土中部中心点是温升高峰值点,该温升值一般略小于绝热温升值。 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3d左右产生,以后趋于稳定不再升温,并且开始逐步降温。 规范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 25℃。 本工程设计无具体要求,即按规范执行。 表面温度的控制可采取调整保温层的厚度。 (1)工艺流程:布置测温点 确定测温点的深度 选择合适的测温线 预埋测温线 浇筑混泥土 进行测温 (2)测温点布置 A、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应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见附图 二 ); B、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 4 处,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布 11 置,具体见测温点平面布置图。 (3)确定测温点的深度:深点深度距离底板 50mm,中点深度为 H/2( H 为底板厚),浅点深度为 50mm。 如下图所示: (4)选择合适的测温线:测温线的长度 =测温点的深度 +200mm (5)预埋测温管:在 混凝土 浇筑 前 在混凝土 内预埋¢ 20 铁管底部封死。 测温管位置如上图所示。 测温管 距地面部分 用棉丝堵死。 测温时取下 棉丝 封堵, 将温度计深入到测温管底部,封堵测温口 35 分钟后取下 棉丝封堵, 提出温度计读 取数据。 测温 完成 后 将 测温管用 棉丝 封堵封死。 保持管内温度与砼内温度不变。 (6)温度控制指标及测温频率 温度监控指标如下:内外温差:小于 25℃ ,降温速度:小于 1~ ℃/d ,揭开保温层时的温差:小于 15℃ 监测周期与频率如下: 混。盛世华安住宅小区二期15住宅楼大体积砼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