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年发展纲要内容摘要:

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需要,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强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推动技术进步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不断优化行业运营模式和市场环境,持续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推动行业发展由依靠投资规模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人才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7 (二)基本原则。 适应节能低碳环保、经济结构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的需要,发挥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工程建设中的先导和灵魂作用,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与安全的监管力度;优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程勘察设计服务水平,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技术进步,促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增强行业综合实力。 推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坚持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改革与发展,不 断完善市场化的行业管理架构,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走出去”战略。 积极促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与国际接轨,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建立和完善适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特点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与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发展和争先创优环境。 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 8 (三)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末,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以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任务为基础,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 15%以上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境外营业收入年均增长 20%以上。 继续促进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基本完成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改制为科技型企业。 继续深化大型骨干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改革,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通行的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设计公司。 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发挥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为建设工程全过程提供技术和管理服务的作用。 完善市场监管方面的法规标准体系,尤其是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以及资质资格管理等方面标准文件,建立行业诚信体系,完善信用评估标准,探索建立工程勘 察设计单位和注册执业人员诚信信用档案系统。 完善保障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 基本全面实施工程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注册执业人员数量占全行业从业人员比例不低于 15%。 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工程建设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应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具备国际工程经验的外向型人才。 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人才培 9 养和使用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人员考核和激励办法。 大型骨干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3%,其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科技经费支出不低于 %。 全行业专利、专有技术数量年均增长率不低于 5%。 大型骨干工程设计单位基本建立协同设计、三维设计的设计集成系统,大型骨干勘察单位基本建立三维地层信息系统,其它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建立和完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加强国产专业支撑软件和设计系统的研发和推广。 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优化行业市场环境。 进一步简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分类,提高审批效率, 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 研究制定《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跨省承揽业务市场监管办法》,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企业行为,防止地方保护,实现市场统一。 组织修订《关于外国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设计活动的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管理、明确责任,努力适应我国工程设计行业对外开放的需要。 组织修订《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完善执业资格管理体系,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10 加快推进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的注册执业进程,启动环保、水利水电等勘察设计工程师的注册工作, 建立公用设备、电气、化工、港 口与航道等勘察设计工程师的执业签字制度。 合理调整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完善专业设置,逐步实现相关、相近类别注册资格的归并、整合。 健全企业、注册人员、工程项目数据库,构建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加强对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和注册人员在招标投标、合同订立及履约、质量安全管理、执业管理等市场行为的监管,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和个人,及时依法处罚,直至清出市场。 研究制定企业资质和注册人员资格动态监管办法,明确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资格核查及处理的主体,程序和具体措施,加大对工程 勘察设计单位和注册人员资质资格申报弄虚作假的查处力度,加强对资质资格审批后的监督管理。 加强对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方式的研究,完善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合理确定工程勘察设计强制性招标的项目范围和招标形式,提高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工作的实效性。 加快建立符合国情和工程勘察设计特点的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优化设计激励办法,积极推行优质优价,提高勘察设计质量水平。 进一步发挥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 11 息平台的作用,完善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和工程勘察设计 单位及注册人员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