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长后期促早熟措施内容摘要:
1、棵偏晚,加上抽雄后连阴雨天气较多,成熟期有可能推迟。 针对这种现状,玉米生长后期管理的中心是为授粉、结实创造有利条件,既要防早衰又要防贪青晚熟,以达到粒多、粒饱高产的目的。 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一、割掉空秆和小株在玉米田内总有一定数量的空秆和小株,它们不仅白白消耗养分和水分,而且还影响通风透光,对这样的空秆和小株,一旦发现应该立即割掉。 二、除掉无效果穗玉米可以长出几个果穗,但成熟的只有 12 个,每棵玉米植株最好保留最上部的一个果穗,其余的全部除掉。 如果发育好的也可保留上部的第二个果穗,以保证主穗籽粒饱满。 三、采用人工去雄在玉米生产上采用去雄技术能有效削弱顶端优势,调整养分的合理分配,可有效降 2、低空秆率。 去雄方法是:当雄穗露尖时,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出,切忌损坏功能叶。 让相邻一行的天花花粉落到拔掉天花的玉米植株的花丝上,使其形成异花授粉,可增产 10%15%。 去雄后全田只剩下一半雄穗,待授粉结束后,再将剩余的另一半雄穗去掉,以减少养分的消耗,有利于提高粒重。 四、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玉米是异交作物,人工辅助授粉不仅能增加穗长、穗大粒多,而且能使籽粒饱满,可以增加百粒重。 其方法是在玉米吐丝期间,每天上午 810 时(待露水干后),用竹竿或拉绳震动雄花,边采粉边授粉,每天1 次,要连续进行授粉 23 次,有利于花粉散落,增加授粉机会,提高结实率。 五、巧施攻粒肥玉米从拔节到果穗吐丝受精为孕穗阶段 3、,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如果土壤肥力不足,下部叶片发黄,出现脱肥现象,将严重影响产量,应及时追施攻粒肥,但要掌握早施、少施的原则,一般不晚于吐丝期,施肥量不超过总追肥量的 10%。 一般每亩可追施 56 公斤氮肥,或用 4%5%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根外施肥。 如果土壤肥沃,穗期追肥较多,玉米长势好,无脱肥现象,则不必再施攻粒肥,以防贪青晚熟。 六、站秆扒皮晾晒玉米站秆扒皮晾晒能加快脱水,促进早熟,增加产量。 实验表明:玉米站秆扒皮晾晒 1520 天,玉米可降水 14%18%,早熟 57 天,增产 5%7%。 七、打掉底叶玉米生育后期底部叶片老化枯萎,已失去功能叶片作用,要及时打掉,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 八、放垄锄草在玉米灌浆后进行,可疏松表土,增加通风透光,提高地温,促进早熟,同时还要拿净大草,防止与玉米争夺养分。 九、适时收获收获最佳时期是完熟期,此时收获产量最高。 完熟期特征是:多数植株的苞叶由绿色变为黄色,籽粒变硬,角质明显而有光泽,指甲掐无凹陷,籽粒与穗轴相接的断面处有明显的黑层,籽粒乳线消失。 收获过早会减产,过晚茎秆易断,影响下茬播种。 专利查询。玉米生长后期促早熟措施
相关推荐
况杉凋裔慢滨陡瓢杆勿所悉调碴铱 模板板面平整、光滑、无麻点、无隆起、无残留物;拼缝间隙紧密、无缺陷; 005 D区小学高支模模板施工方案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石家庄裕华万达广场小学高支模施工方案 2 1 编制依据序号类 别名 称编 号 1图纸石家庄裕华万达广场小学建筑 /结构施工图
1、米生长季节,正是风、雹、涝等气象灾害多发季节,每年都有不同面积、不同程度的玉米受灾。 那么,在玉米生长上,如何应对这些气象灾害呢。 雹灾玉米在发芽出苗期遭受雹灾,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地温下降,通气不良,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等,灾后应及时疏松土壤,以利增温通气;在玉米拔节到抽雄前,特别是大喇叭口期以前,雌雄穗和部分叶片尚未抽出时遭受雹灾,只要未抽出的叶子没有受损伤,且残留根茬,应及时中耕、施肥
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需要,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强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推动技术进步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不断优化行业运营模式和市场环境,持续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推动行业发展由依靠投资规模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人才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7
扳象崎攫迟协诸漓粕亦挨耸绕错骋疥痰仪葫雌哲俩和览澎竖菠庶傲喊试驮孩犁筑袍继闻蓉樊族杭遗袜契亏所湍芋逊策吭护韶缓救东肤凰蓑绘乏 团队组建 福建工程学院 202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 1福建工程学院 202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目 录一、篇首语 …………………………………………………………………………………… ( 1)二、关于 2020年暑期社会 实践工作安排的通知 ……………………
于 政府 实行风险保障制度 有利于提高全面履约能力,并确保质量和工期 有利于推动 管理现代化 、信息化 成本高 风险高 可选择少 资料来源:作者 根据相关文献 整理 分析网络程序在工程 总承包执行模式的应用研究 总承包发展面临的问题 本文通过专家访谈方式,收集实施工程总承包所衍生的现实问题。 在访谈过程 中 ,我们访谈了 7 位总承包企业的主管, 6 位项目工程承包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