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十大病害识别内容摘要:

1、、玉米大、小斑病大斑病。 侵害叶片。 病斑长棱形,淡褐色或青灰色,有时边缘颜色稍深,上生黑色霉层。 严重时病斑汇合成大长条斑,叶片枯死。 小斑病。 主要侵害叶片,叶鞘也偶有发生。 叶片病斑椭圆形,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 有时病斑无明显边缘,但有 1同心轮纹。 有时病斑较大,在叶脉间形成长条斑。 天气潮湿时,生黑色霉层。 发生急剧时叶片布满无轮纹的小斑点,迅速枯死。 二、玉米圆斑病主要侵害果穗或叶片。 果穗被害时从苞叶开始发病,再向果穗蔓延,籽粒和穗轴变成黑褐色形成穗腐,最后籽粒黑腐干缩。 一般果穗中部或尖部被害较多,病部凹陷,果穗弯曲。 籽粒和苞叶上长满黑色霉层。 叶片病斑散生呈卵圆形至圆形,大小为 米,病斑褐色,边缘深褐 2、色。 有时汇合成长条斑,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有黑色霉层。 三、玉米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果穗、苞叶和雄花。 叶片病斑初期为淡黄色的褪绿小点,后渐为圆形及椭圆形隆起。 病斑黄褐色至褐色,散生或聚生。 后期,包被破裂,散出铁锈色粉末。 玉米生长后期,病斑上出现圆至椭圆形乃至条形黑色突起物,破裂散出黑色粉末。 四、玉米纹枯病最初主要发生在近地面的叶鞘和叶片上,逐渐向上发展。 叶鞘病斑椭圆形,红色或紫红色,常互相接合成不规则的云纹状斑。 湿度大时,在寄主表面集结成暗色菌核。 干燥气候下,病斑中部草绿色,边缘灰褐色,菌核稍动即落。 五、玉米矮缩花叶病初期幼叶基部出现长叶,或在幼嫩叶片的细脉间沿脉表现不规则、椭圆形、断续排列 3、的失绿狭窄条纹。 后期病部扩展到全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或在叶的一侧和顶端,或在边缘与中脉间产生条斑。 当植株老熟时,叶片多转变为红色至红紫色,有时只在斑驳的部分转为褐色。 早期感病的植株严重矮化,分蘖多或果穗短小、不实,有时在一个节上生几个果穗或节间缩短。 晚期被害植株高度正常。 六、玉米粗缩病感病植株显著矮化,叶色多呈浓绿色,叶片宽而短、脆、硬,节间缩短,顶叶丛生,呈对生状。 麦套夏玉米,一般在苗期 5叶时即可感病。 从外部形态上看,多数病株在叶背、叶鞘和苞叶上呈现蜡白色突起条纹,以后变成黑褐色。 根系少,易从土中拔起。 9叶时,上部节间不再伸长,叶片宽而厚硬,植株高度基本定型。 中后期受害,多数病株不能抽穗 4、结实。 七、玉米黑粉病主要在茎秆、果穗、雄花序、叶片及籽粒上产生大小不等的肿瘤。 肿瘤表面最初包有一层带光泽的灰膜,不久便破裂,散出大量黑褐色粉末。 果穗多局部受害,但也有整个果穗变成黑瘤的。 叶片被害时,仅形成米粒或豆粒大小的瘤状物。 八、玉米丝黑穗病侵害果穗,形成“灰包”,雄花序有是也发生。 病株一般矮小,病果穗短,基部大,顶端尖。 有时病果穗一侧的苞叶裂开,散出黑褐色粉末。 形。 九、玉米茎软腐病症状在玉米抽雄前后表现明显。 这种症状常局限在距地面的一个节间上,发展很迅速,病茎不完全破裂。 病变处初呈水渍状,渐褐色,软而溃烂,茎出现扭曲。 病株由于维管持几个星期的绿色,最后根变褐色腐烂而全株枯死。 十、玉米全蚀病主要为害根部。 一般进入灌浆期地上部开始表现症状。 特点是自下部叶片开始变黄,整个叶部呈黄绿条纹,最后全叶变黄褐色干枯。 严重时,茎秆松软,根基腐烂,植株提前枯死。 重病株,根部全部腐烂。 玉米收获后,病株根皮变黑发亮,在根茎皮内侧或茎基节上可见小黑点。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