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内容摘要:

米”,雌穗发病除苞叶外,其余全被病菌破坏,外观仍像果穗,但内部全为黑粉(病菌原垣孢子)和一些散乱的黑色丝状物(维管束残余物),雄穗发病,部分或整个花器变形,基部膨大,内包黑粉,病株矮化。 玉米丝黑穗病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或种子表面或粪肥中越冬,第二年当玉米种子发芽时,原垣孢子也萌发侵入玉米幼芽。 已经侵入之后便随植株生长而到达穗部,该植株便报废。 玉米在 3 叶期前为病菌主要侵入时期,4期侵染较少。 防治办法:(1)选用抗病品种:如当前的本育 9、龙单 11、绥 811 等。 (2)轮作:病重地块需三年轮作,病轻地块可二年轮作。 (3)育苗:选用不带病菌的土壤进行育苗、移栽。 (4)药剂拌种:25%三唑醇或 5%稀唑醇,按种子重量的 种,或用 40%拌种霜,50%多菌灵按种子重的 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