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间巧管理内容摘要:

长快、需肥迅速、耐肥水等特点,所以必须根据其需要及时追肥,才能达到提高肥效,增加产量的目的。 (1)苗期管理。 为使玉米苗期达到“苗齐、苗匀、苗壮”的目的,苗期管理要突出一个“早”字。 麦套玉米在麦收后,要早灭茬、早治虫、早定苗,争主动,促壮苗早发。 (2)中期管理。 玉米苗期生长较缓慢,吸收养分数量较少,拔节后生长迅速,养分吸收量猛增,抽雄到灌浆期达到高峰。 中期是玉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是决定玉米穗大粒多关键时期。 根据玉米生长发育特点,生产上应按叶龄指数追肥法进行追肥,即在播种后 2530 天,可见 910 片叶,一般 667米 2 追施碳酸氢氨 50 千克,过磷酸钙 3540 千克,高产田块还可追施 10 千克硫酸钾。 播种后 45 天,展开叶 1213 片,可见 1718 片叶,667 米 2 追施碳酸氢氨 30 千克。 在中期根据土壤墒情重点浇好抽雄水。 抽雄时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去雄,节省养分。 (3)后期管理。 玉米生长后期,以生殖生长为主,是决定子粒饱满程度的重要时期,要以防止早衰为目的。 对出现脱肥的地块,用 2%的尿素加磷酸二氢钾150 克加水 50 千克进行叶面喷施。 此期应浇好灌浆水,并酌情浇好送老水。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