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化学除草方法须得当内容摘要:

1、年来,玉米田化除普及率达 90%左右,实践证明,该技术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的除草措施。 但由于技术指导不到位,应用中出现了若干问题,亟待改正。 品种选择不对路。 有的农民随意采购。 他们缺乏对地情、苗情、草情及药理作用的深入了解,购买时只是看重销量和推销员的说教,结果药害重、药效差、残留高。 用药时期不当。 绝大多玉米田除草剂均为土壤处理剂,苗龄越大、药害越重,用药过晚甚至会影响下茬作物。 有的农民用苗该早却晚,出现草活苗死现象。 有的农民不注意除草剂有芽前处理剂与茎叶处理剂之别,乱用药。 用药方法不当。 任何农药均都需喷洒均匀,才可显现其效能,大部分农民不注意喷雾器性状和雾化效果,且用水量不足、走速不匀,造成玉 2、米药害严重、杂草仍在生长的现象。 用药量不当。 很多售药不注意不同药剂的规定用量,只认准每瓶(35000 2 亩地,殊不知有的老品种每亩需 250上,而很多新型药剂的用量只要 150右即可。 因此,一定要强化培训指导力度。 只有使售药者、用药者对农药知识有一定了解,才能避免不良后果。 应对除草剂品种、土质、作物生育期、杂草生长期敏感程度有所了解。 土壤处理剂最好于苗前使用,苗后使用须在玉米 4 叶期前、杂草 3 叶期前使用,并注意针对性喷药原则;茎叶处理剂需在杂草基本出齐时立即喷施,不能等草荒形成时再用药。 应掌握好用药方法。 一是注意喷雾器具,雾化程度要好;二是注意喷洒技术,走速要匀,用量要准;三是用水要足。 每亩地用水量应在 45 公斤60 公斤左右。 要根据农药说明书和农技人员指导,确定用药量。 砂质土壤通透性强,但吸附性弱,用药量可适当减少,而重粘土和有机质含量在 5%以上地块,需适当加大药量。 为避免除草时田外其他作物连带发生药害,须在无风天气用药,并注意把喷头压低或将废旧塑料瓶套于喷头,防止除草剂远距离飘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