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主要害虫的防治内容摘要:
1、米的一生中,从出苗到成熟都易受到害虫的危害。 主要害虫包括地下害虫,玉米螟和蚜虫。 要获得玉米的优质高产,合理的防治害虫是很重要的工作。 针对害虫的生活习性结合我们的经验,提出以下方法谨供农民朋友们参考。 螬和地老虎等。 此类害虫多是昼伏夜出,咬食玉米幼苗的根或茎基部,造成死苗、缺苗。 防治此类害虫要注意清除田边地头的杂草,消灭虫卵和幼虫。 玉米播种时,最好进行药剂拌种。 方法是,用 50的辛硫磷 1 千克,对水 2530 千克,拌种 500 千克的比例拌种,也可用 40的甲基异硫磷按种子重量的 种。 没有拌种的玉米田可在播种后用 50的辛硫磷每亩 克对水 400500 千克顺垄灌根。 发现有地下害虫危害时,可用 2、 90的敌百虫或 50的辛硫磷 克加水稀释后拌鲜草 50 千克制成毒饵,于傍晚撒在玉米苗附近。 玉米上发生较为普遍,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害虫。 初龄幼虫钻入心叶危害,叶片展开后留下许多横排的小孔,大龄咬食花丝、茎杆、雄穗基部还可以钻入穗轴中随时出入咬食玉米籽粒。 防治玉米螟的关键要抓好两个时期。 一是心叶期的防治。 此时虫小对药物敏感,防治效果也是最好的时机。 可用 3的呋喃丹颗粒剂或 1的 1605 乳剂颗粒剂(用 50乙基1605 乳油 克,加水 10 千克稀释后用 25 千克煤渣或细沙配制而成)投入心叶防治,每株用药 1 克左右,每亩需投药 2 千克。 我们近几年试用甲胺磷与氯氰菊酯按 59:1 的比例混合稀释 1000 倍液灌注心叶,效果更好。 二是穗期防治。 此时玉米正在抽雄吐丝,玉米螟大龄幼虫在植株上活动咬食花丝和茎杆。 可用 50的敌敌畏 500 倍液或 90的敌百虫 800 倍液喷花丝和果穗。 也可在授粉结束后配制药泥涂抹花丝部位,或剪去果穗顶部 2 厘米都能起到防治玉米螟的效果。 穗、花丝和苞叶,既吸食玉米的有机营养、营养光合作用,又能传播病害。 发现蚜虫危害时可用 40氧化乐果或 50敌敌畏1000 倍液喷雾防治。 也可用 40的氧化乐果 50100 倍液涂茎,即在雌穗节上涂药 10 厘米。 既能防治蚜虫,又有利于保护天敌。 专利查询。玉米田主要害虫的防治
相关推荐
1、年来,玉米田除草剂品种迅速增多,涉及的化合物类型和作用方式也各式各样。 一类是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地面封闭除草;另一类是苗期进行茎叶处理直接杀灭杂草。 在生产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除草剂选择使用不当,导致除草效果差、药效低、作物发生药害等问题。 为减少不必要损失,玉米田化学除草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如果麦收后田间基本无杂草,可在玉米播后苗前直接喷施土壤封闭型除草剂40%乙?莠悬乳剂每 667
玉米播种后出苗之前,用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是一种工省效宏的除草措施。 黑龙江省玉米田一般都受两类杂草危害,一类是稗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另一类是苋菜、灰菜、蓼吊子、苍耳等阔叶杂草,因此,在选择除草剂时要考虑到这两类杂草都有效。 目前用于玉米田封闭除草的除草剂有乙草胺、都尔、河特拉津和 酯。 前两种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后两种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阔叶杂草。 为了兼治两类杂草
1、年来,玉米田化除普及率达 90%左右,实践证明,该技术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的除草措施。 但由于技术指导不到位,应用中出现了若干问题,亟待改正。 品种选择不对路。 有的农民随意采购。 他们缺乏对地情、苗情、草情及药理作用的深入了解,购买时只是看重销量和推销员的说教,结果药害重、药效差、残留高。 用药时期不当。 绝大多玉米田除草剂均为土壤处理剂,苗龄越大、药害越重,用药过晚甚至会影响下茬作物。
1、米铁甲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是局部性发生的害虫。 玉米铁甲虫主要为害玉米,也能为害小麦、高粱、谷子。 野生寄主有看麦娘等。 此外,成虫通常取食茅草等禾本科植物。 月前在我国的分布有广西的龙州、大新、靖西、德保等 10余县和贵州省的罗旬、望膜县等。 近年来,在广西有逐渐向东南面扩展的趋势。 玉米铁甲虫为害玉米后,对产量影响很大,玉米叶片被害面积达叶面 1/4 时,该面片就呈现出枯白叶
个旧市植检植保站 5 月 14 日对个旧市卡房镇大黑山村玉米铁甲虫进行田间调查,被害株率 80%,严重地块,单株成虫量平均为 ,一般 (去年同期单株成虫量平均为 ),发生面积 2000 亩。 从调查结果看,今年玉米铁甲虫与去年迁入时间相近,发生程度较去年同期偏重,预计今年中等偏重发生,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为成虫迁入高峰期。 药剂防治成虫、幼虫为主,人工捕杀成虫和割叶扫残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