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间管理要点内容摘要:

1、提高玉米单产,除选用优良品种外,尤其要加强玉米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具体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施好穗肥玉米穗肥就是玉米在抽穗前 10 天接近喇叭口期的追肥,此期玉米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速度最快,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更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最多的阶段。 必须重施尿素 1012 公斤,尿素在 1520需 7 天左右分解,所以得提前追施,同时根据长势适时补充微肥,一般亩用 硫酸锌水溶液叶面喷施 23 次。 二、防治病虫害对患有黑粉病的植株要趁黑粉还未散发之前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以免次年染上此病,同时玉米进入心叶末期即大喇叭口期,正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期,因为这时玉米螟全部集中在叶丛中进行危害,为 2、用药消灭提供了条件。 用呋喃丹拌入细土中,制成青土,将青土撒入心叶的喇叭口中。 三、隔行去雄去雄后植株高度相对降低,利于防止倒伏,并减少养分的消耗,通风透光,提高叶片的光合利用率。 方法是:在雄穗抽出 10 厘米左右,花粉还未散发之前,雄植株不得超过全田植株的 50%,植株稀少的地块不要超过 35%,迎风口玉米地、独块玉米地的边缘 34 行的植株不要去雄或少去雄,以保证正常授粉。 四、抗旱、排涝、防倒伏玉米在授粉灌浆期、久旱久雨都不利,如遇天旱,应坚持早、晚浇水抗旱中耕松土,保证玉米有充足的水分灌浆,若是多雨天气则要及时排除渍水,以免受涝灾引起植株发黄早衰,造成灌浆结实性差。 五、站杆扒皮晾晒,适时晚收站杆扒皮晾晒可加快籽粒脱水,促进早熟,提高玉米品质,增产 5%左右,玉米适当晚收可提高粒重,是挖掘玉米增产潜力的有效方法,在玉米完全成熟期收获,此时产量最高。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