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间管理要点内容摘要:
1、提高玉米单产,除选用优良品种外,尤其要加强玉米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具体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施好穗肥玉米穗肥就是玉米在抽穗前 10 天接近喇叭口期的追肥,此期玉米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速度最快,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更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最多的阶段。 必须重施尿素 1012 公斤,尿素在 1520需 7 天左右分解,所以得提前追施,同时根据长势适时补充微肥,一般亩用 硫酸锌水溶液叶面喷施 23 次。 二、防治病虫害对患有黑粉病的植株要趁黑粉还未散发之前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以免次年染上此病,同时玉米进入心叶末期即大喇叭口期,正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期,因为这时玉米螟全部集中在叶丛中进行危害,为 2、用药消灭提供了条件。 用呋喃丹拌入细土中,制成青土,将青土撒入心叶的喇叭口中。 三、隔行去雄去雄后植株高度相对降低,利于防止倒伏,并减少养分的消耗,通风透光,提高叶片的光合利用率。 方法是:在雄穗抽出 10 厘米左右,花粉还未散发之前,雄植株不得超过全田植株的 50%,植株稀少的地块不要超过 35%,迎风口玉米地、独块玉米地的边缘 34 行的植株不要去雄或少去雄,以保证正常授粉。 四、抗旱、排涝、防倒伏玉米在授粉灌浆期、久旱久雨都不利,如遇天旱,应坚持早、晚浇水抗旱中耕松土,保证玉米有充足的水分灌浆,若是多雨天气则要及时排除渍水,以免受涝灾引起植株发黄早衰,造成灌浆结实性差。 五、站杆扒皮晾晒,适时晚收站杆扒皮晾晒可加快籽粒脱水,促进早熟,提高玉米品质,增产 5%左右,玉米适当晚收可提高粒重,是挖掘玉米增产潜力的有效方法,在玉米完全成熟期收获,此时产量最高。 专利查询。玉米田间管理要点
相关推荐
1、米的一生中,从出苗到成熟都易受到害虫的危害。 主要害虫包括地下害虫,玉米螟和蚜虫。 要获得玉米的优质高产,合理的防治害虫是很重要的工作。 针对害虫的生活习性结合我们的经验,提出以下方法谨供农民朋友们参考。 螬和地老虎等。 此类害虫多是昼伏夜出,咬食玉米幼苗的根或茎基部,造成死苗、缺苗。 防治此类害虫要注意清除田边地头的杂草,消灭虫卵和幼虫。 玉米播种时,最好进行药剂拌种。 方法是,用
1、年来,玉米田除草剂品种迅速增多,涉及的化合物类型和作用方式也各式各样。 一类是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地面封闭除草;另一类是苗期进行茎叶处理直接杀灭杂草。 在生产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除草剂选择使用不当,导致除草效果差、药效低、作物发生药害等问题。 为减少不必要损失,玉米田化学除草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如果麦收后田间基本无杂草,可在玉米播后苗前直接喷施土壤封闭型除草剂40%乙?莠悬乳剂每 667
玉米播种后出苗之前,用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是一种工省效宏的除草措施。 黑龙江省玉米田一般都受两类杂草危害,一类是稗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另一类是苋菜、灰菜、蓼吊子、苍耳等阔叶杂草,因此,在选择除草剂时要考虑到这两类杂草都有效。 目前用于玉米田封闭除草的除草剂有乙草胺、都尔、河特拉津和 酯。 前两种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后两种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阔叶杂草。 为了兼治两类杂草
1、米铁甲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是局部性发生的害虫。 玉米铁甲虫主要为害玉米,也能为害小麦、高粱、谷子。 野生寄主有看麦娘等。 此外,成虫通常取食茅草等禾本科植物。 月前在我国的分布有广西的龙州、大新、靖西、德保等 10余县和贵州省的罗旬、望膜县等。 近年来,在广西有逐渐向东南面扩展的趋势。 玉米铁甲虫为害玉米后,对产量影响很大,玉米叶片被害面积达叶面 1/4 时,该面片就呈现出枯白叶
个旧市植检植保站 5 月 14 日对个旧市卡房镇大黑山村玉米铁甲虫进行田间调查,被害株率 80%,严重地块,单株成虫量平均为 ,一般 (去年同期单株成虫量平均为 ),发生面积 2000 亩。 从调查结果看,今年玉米铁甲虫与去年迁入时间相近,发生程度较去年同期偏重,预计今年中等偏重发生,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为成虫迁入高峰期。 药剂防治成虫、幼虫为主,人工捕杀成虫和割叶扫残为辅。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29 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 30 炎。 本品易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