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硕士论文:td-lte关键技术及系统结构研究内容摘要:

................................. 42 本章小结 .............................................................................................................................. 43 第五章 LTE 下行分组调度算法分析 ............................................................................................. 44 传统算法 ............................................................................................................................... 44 轮循算法 ..................................................................................................................... 44 最大载干比算法 ......................................................................................................... 44 比例公平算法 ............................................................................................................. 45 改进型 PF 算法 .................................................................................................................... 47 PF2 算法 ..................................................................................................................... 47 MPF 算法 .................................................................................................................. 47 LSMPF 算法 .............................................................................................................. 48 传统以及改进型 PF 算法仿真分析 .................................................................................... 50 基于业务 QoS 的算法 .......................................................................................................... 55 基于业务 GBR 要求的算法 ....................................................................................... 56 基于业务 PDB 要求的算法 ....................................................................................... 57 混合业务 GBR 和 PDB 要求的算法 ......................................................................... 58 基于业务 QoS 的算法仿真分析 .......................................................................................... 61 吞吐量及业务速率满意度 ......................................................................................... 62 用户业务平均包时延及其分布 ................................................................................. 67 本章小结 ............................................................................................................................... 70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1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72 致 谢 .................................................................................................................................................. 73 参考文献 ............................................................................................................................................ 74 研究生期间的成果 ............................................................................................................................ 76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移动通信的发展 历史 到目前共经历 了 多 个阶段,简单来说就是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 现在的 第 三 代移动通信系统 及 其 演进系 统。 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 ( 1G) 标准 制定于上世纪 80 年代 , 是基于模拟通信技术的, 其主要技术要点是 模拟调制加上频分多址 , 其代表 有 北美的 AMPS 系统,欧洲的 NMT 和 TACS 系统 , 日本的 JTAGS 系统 ,西德 的 CNetz 系统,法国的 Radio 2020 系统以及 意大利的 RTMI 系统 等, 但是 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存在频率利用率低、保密性差、终端体积大等缺点。 第二代移动通信( 2G) 系统 [1]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流行于 90 年代中后期。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数字式时分多址 ( TDMA)和码分多址( CDMA)技 术。 其典型代表有欧洲的 GSM、 PCS1800,北美洲的 TIA/EIA136 和 IS- 95,日本的 PDC。 第二代移动通信 系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系统 ,与第一代系统相比, 第二代移动通信 系统在 射频调制技术、多址方式、话音编码、 信道编码和数字信号处理、控制信道、及保密和确认等六个方面采用了全新的数字技术,使得移动通信 系统 性能增强了许多。 第三代移动通信( 3G)标准 [2]形成于 2020 年代初期,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无线数据业务需求。 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就是 采用了 CDMA 技术,根据 国际电信联盟 ( ITU) IMT2020 一般要求和目标,世界各国、地区组织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传输技术进行了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种技术方案, 最初 形成了被国际社会认可的 三 个主要标准 :WCDMA、CDMA2020, TDSCDMA。 第三代通信系统 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 语音 和数据的 速率上的提升。 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 能够 分别支持至少 2Mbps、 384kbps 以及 144kbps的传输速度。 并且 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 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考虑 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 近年来,随着各种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也日益膨胀,这就对移动通信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目前的 3G 技术能够一定程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最大2Mbps 的 传输 速率与目前的宽带互联网所提供的 传输 速率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 在 3G 逐步进行商业化的进程中,以 WiMAX 为代表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对 传统 通信 行业的 3G 技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有 3G 系统 的 传输 速率和业务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市场 竞争的要求,而 WiMAX 标准采用 了 OFDM 技术, 能够提供更高的 传输 速率和系统容量,频率 利用率更高,并且在 2020 年的 ITU 日内瓦无线通信 ( Radio Assembly) 全体会议上 , WiMAX 正式获得通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2 过 成为 3G 标准之一,扫清了其全球没有统一频谱资源的发展障碍。 为了适应 WiMAX 带来的挑战,更好地满足移动互联网业务需求,传统的移动通信行业 开始 研发 下一代的 B3G 技术, B3G 技术的研究从 20 世纪末 3G 技术完成标准化之时就开始了。 2020 年, ITU 正式将 B3G技术命名为 IMTAdvanced 技术 , 2020 年启动了 IMTAdvanced 候选技术的征集和标准制定工作 , 2020 年 10 月 14 日至 21 日 ,国际电信联盟在德国德累斯顿举行了 ITURWP5D 工作组第6 次会议,征集遴选 IMTAdvanced 候选技术。 计划定于 2020 年 10 月, ITU 将公布最终的 4G标准评选结果,但 是到现在仍未公布。 因此在 B3G 技术还遥不可及的情况下, 业界 采取的方法是 将 B3G 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前导入 3G 系统,形成所谓的增强型 3G( E3G)标准,其基本特征是引入 OFDM 和 MIMO 等技术 ,将上下行 传输峰值 速率 分别 提高到 50Mbps 和 100Mbps 左右,进一步提升 3G 系统的技术水平,满足市场和竞争的需要。 为 此, 3GPP/3GPP2 组 织提出 了 3GPP 长期演进 (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和 3GPP2 空中接口 ( AIE) 项目,既兼容目前的 3G 通信系统并对 3G 系统进行 演进, 与 B3G 远景接轨。 至此 目前 整个 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如图 11 所示。 当前步入商用的三种 CDMA 技术的 3G 系统都将会向 LTE 演进,成为 LTEFDD 或者 LTETDD。 图 11 移动通信系统演进图 LTE 项目的需求及标准概述 LTE 标准以 OFDM/OFDMA 以及 MIMO 等技术为核心,通过对 无线接口以及无线网络架构 的 改进,以达到降低时延、提高用户的数据速率、增大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目的,而且具有扁平的网络结构和全 IP 系统架构。 LTE 是 3G 技术的演进,是 3G 与 4G 之间的过渡,可以经过 LTEAdvanced 平滑演进到 4G。 3GPP 制定的由 3G 技术向前演进的标准,经历了 R9 R4~R7 版本,到 R8 标准 的 冻结GSM EDGE WCDMA TDSCDMA CDMA2020 GSM GERAN HSDPA TDHSDPA EVDO HSUPA HSDPA TDHSUPA EVDO EVDO HSPA+ TDHSP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