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内容摘要:
光选择反应时的平均值、标准差。 【讨论】: ( 1)比较光选择反应时与光简单反应时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 2)在被试 18 次的选择反应时的结果中是否有明显的练习效果。 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识记材料对识记效果的影响。 【实验仪器】: JGW— B1 综合型心理实验台记忆仪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词单两套(记忆仪显示窗口左侧为词单一,右 侧为词单二)。 【实验步骤】: ( 1)将记忆仪单元与实验台被试侧“直流电源”插孔连接好。 将电源插头插入主试侧右方插座内。 打开计时计数器电源开关,接通电源,计时计数器单元工作方式选择为“定时”,并在计时计数单元面板右上方数字方阵中按下 300000,时间显示为 秒( 5 分钟)。 ( 2)实验前被试不可看材料,主试将运行方式开关选择为“正向”,记忆仪显示窗口遮板不要打开。 ( 3)主试打开记忆仪直流电源开关,记忆仪自动循检一周后,按“时间”键选择呈现时间为 1 秒。 ( 4)被试坐在实验台被试侧(被试座椅 的高度应可调),眼睛平视记忆仪上的显示窗口。 主试宣布指导语:“请你注意看前面的显示窗口,当出现红色横线提示符后,窗口将呈现词单,请你注意看,认真记,但不准出声。 当显示黑色横线提示符时,词单呈现结束,被试报告看完,计为识记一遍。 当红色横线提示符再次出现后第二遍识记开始。 ( 5)正式实验时先进行意义识记(使用词单一)。 主试把显示窗口左侧的遮板打开。 主试按记忆仪单元的“动 /停”键,记忆仪运行,词单开始逐个呈现。 被试报告看完一遍时,主试再按 “动 /停”键。 按上述步骤共识记3遍。 ( 6)识记三遍后开始考核。 主试按计时 计数系统数字方阵“ R/P”键启动定时,要求被试进行自由回忆,默写刚识记过的词,时间为 秒 (5 分钟 )。 ( 7)按上述程序进行机械识记 (使用词单二 )。 主试把显示窗口左侧关闭,右侧打开, 实验二 心理与认知实验 23 主试按动 /停键,词单逐个呈现开始,被试看 3 遍词单后进行自由回忆,默写刚识记过的词单,时间为 秒 (5 分钟 )。 ( 8)更换被试,继续上面的实验,但刺激呈现顺序改为先机械识记后意义识记 , 即进行轮组法程序的实验。 【实验结果】: 分别统计出意义材料和机械材料的正确再现数(只回忆出每对字中 的一个字不计在内)并计算自由回忆的保持量。 【讨论】: ( 1)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如何增强识记效果。 ( 2)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的区别。 深度知觉测试 【实验目的】: 测量人的深度知觉能力,验证双眼视差在深度知觉的能力,学习测定深度知觉差异的简易方法。 【实验仪器】: JGW- B1 综合型心理实验台深度知觉仪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 【实验步骤】: ( 1)将 电源导线(与记忆仪共用)插入被试侧直流电源插孔内,打开计时计数器系统电源开关。 ( 2)打开 深度知觉仪电源开关,移动标志杆自动移动并复位,在复 位过程中数字显示屏不显示任何数字。 复位结束后移动标志杆将停止在距两个中心固定标志杆垂直距离+150mm 处,此时,数字显示屏显示 +150 的数据,此位置为系统数据校准位置。 如有需要也可按动主试面板上的“复位”按键,使移动标志杆移动到此位置并将系统复位。 ( 3)主试先按动主试面板的前进按钮 “▲”(此时后退按钮无效),使移动标志杆离开校准位置,此时数字显示屏是随时显示移动标志杆与固定标志杆的垂直距离。 移动的距离由主试自行掌握。 当移动标志杆离开校准位置后,后退按钮“▼”则有效。 ( 4)首先测试被试的双眼深度知觉。 若被 试采用有线遥控方式时,先将遥控手键盒电缆插头插入被试侧遥控插座上,可按动前进“▲”或后退“▼”按钮改变移动标志杆的位置。 如果同时按下“快”和“▲”(或“▼”)按钮,移动标志杆移动的速度将加速。 当被试感觉 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 24 移动标志杆与两个 中心固定标志杆排成一水平线时,按动手键盒的“报告”按钮,主试从 数字显示屏上读出实际距离,并 记录在表 6 中。 一旦被试按动了“报告”按钮,被试遥控盒上的移动按钮将无效,只有当主试按动主试面板上的“▲”或“▼”按钮,重新调整移动标志杆位置后,被试遥控盒的移动按钮才有效。 ( 5) 捂上一只眼睛,重复上述实 验步骤,测量单眼的“深度知觉误差”。 ( 6)若被试采用无线遥控方式,先将遥控盒底部的电源开关打开,将遥控盒的前端的红外线发射器指向被试面板上的接受器。 其他操作与上述方式相同。 【实验结果】: 表 6 深度知觉记录表 被试者 双眼深度知觉 “单眼深度知觉” 备注 【讨论】: ( 1)一个单眼失明的人在生活中分辨远近有困难吗。 为什么。 谈谈自己在实验中的体会。 ( 2)查阅资料,说明立体电影的科学原理。 ( 3)根据试验结果,归纳深度知觉的产生条件。 ( 4)深度知觉除了对从事运 输、精密制造的工人很重要外,对球类运动员、电脑美术创作员是不是也很重要。 谈谈你的看法。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光点闪烁仪测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cff)。 【实验仪器】: JGW- B1 综合型心理实验台光点闪烁仪单元 , 记录用纸。 【实验步骤】: ( 1)准备工作: 接通电源,打开光点闪烁仪电源开关;背景亮度选 1/16,颜色选红,亮度选 1,占空比选 1:1;让被试熟悉用控制旋扭调节光点频率并熟悉“闪”与“不闪”现象。 ( 2)正式实验: 实验二 心理与认知实验 25 ①渐增系列实验主试将亮点调至明显闪烁,然后宣读指导语: “你现在看到的是一个闪烁的亮点,请调节旋扭直到刚刚看不到亮点闪烁为止;在闪与不闪附近可以反复调整,直至您确定不再闪烁为止,然后向主试报告”。 主试把此次频率值记录在表 7 中。 ②渐减系列实验主试将亮点调至明显不闪烁,然后宣读指导语:“你现在看到的是一个不闪烁的亮点,请调节旋扭直到刚刚看到亮点闪烁为止;在闪与不闪附近可以反复调整,直至您确定闪烁为止,然后向主试报告”。 主试把此次频率值记录在表 7 中。 ③每个被试先进行右眼实验,然后进行左眼实验。 每只眼睛渐增系列、渐减系列各做16 次,两个系列按 ABBABAAB 顺序进行。 ④注意相邻顺序的相同系列的起始点应有明显变化。 ⑤更换被试重复上面的实验。 表 7 临界闪光融合频率记录表 右眼: 实验顺序 ↑ ↓ ↓ ↑ ↓ ↑ ↑ ↓ ↑ ↓ ↑ ↓ ↑ ↓ ↑ ↓ 平均值 临界频率 左眼: 实验顺序 ↑ ↓ ↓ ↑ ↓ ↑ ↑ ↓ ↑ ↓ ↑ ↓ ↑ ↓ ↑ ↓ 平均值 临界频率 【实验结果】: ( 1)分别求出左、右眼渐增、渐减系列的临界闪光融合频率。 ( 2)计算左、右眼的临界闪光融合频率的平均值。 【 讨论】: 分析本实验中的误差。 迷津学习 【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触棒迷津,探讨动作技能形成的进程。 【实验仪器】: JGW— B1 型综合心理实验台迷津实验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打印单元。 【实验步骤】: ( 1)将迷津单元插入实验台中部操作箱下方凹槽。 插入时迷津定位标志孔放在左侧。 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 26 将迷津沿凹槽推进,使标志孔全部进入槽内。 将触棒导连线插头插入操作箱左侧下方“探笔”插孔内。 接通系统电源,按下计时计数器单元的计时计数键。 ( 2)事先不让被试看见迷津。 被试坐在被试侧,优势手臂伸入套袖式测试口。 主试将触棒交 给被试,令其握好,并将棒引至槽内起始点。 主试宣布指导语:“当我发出开始口令后,请你操纵触棒沿槽前进,触棒进入盲巷,将发出一个声音,并计一次错误。 你要改变路线探索前进,直至终点,计为学习一遍。 请你一遍一遍地学习,至连续 3遍没有错误地到达结束点为止。 注意:( 1)触棒不准离开迷津槽跳跃前进;( 2)悬肘操作,被试手及手臂不能触及迷津;”主试除非发现跨越一个象限的迂回,否则不予以提示。 主试发出“开始”指令,同时按下操作箱内左侧下方“启动”键,计时计数器开始工作。 ( 3)每遍结束后,按下“打印”键,打印输出此 次数据。 并把数据记录在表 8 中。 ( 4)打印完毕后,主试按计时计数器的“复位”键,复零后开始下一遍的学习。 表 8 迷津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错误数 所用时间 实验次数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错误数 所用时间 【实验结果】: ( 1)列表整理每遍的练习结果。 ( 2)根据结果画出错误曲线 和时间曲线。 【讨论】: ( 1)本实验所得练习曲线属于哪种形式。 ( 2)根据本实验的练习曲线,分析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动作技能形成的进程及趋势。 手动作的稳定性 【实验目的】: 学习测定手动作的稳定性。 检测情绪对手动作的的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仪器】: JGW—— B1 型综合心理实验台计时、计数单元、九洞仪。 实验二 心理与认知实验 27 【实验步骤】: ( 1)用导联线将九洞仪的计时、计数输出与心理实验台的计时、计数输入联接好,将测试笔的插头插入九洞仪的探笔插口。 ( 2)将电源插头插入实验台主试侧右方插座内 ,接通电源。 开启计时、计数器电源开关,计时屏幕显示为:“ ”秒,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显示为“ 0”工作方式选择“计时、计数”。 ( 3)指导语:“请你用优势手握住测试笔,悬肘使测试笔与九洞仪面垂直的伸入洞内,直到与洞底接触(这时九洞仪上方源灯亮)再取出。 笔进出洞不得碰洞边,先进大洞完成三次不碰洞边算通过,每次完成一个洞三次,你就用测试笔点击九洞仪,结束点一次,然后向我报告完成哪个洞。 如果对同一洞连续碰边两次,该洞就算没有通过,当笔碰边时九洞仪上方红灯亮并有报警声。 完成大洞再依次进较小的洞,最后以三次通过 的最小洞为止。 ” ( 4)主试发出“预备”口令后,按动实验台操作箱内左侧“启动”按钮,被试开始实验,按上述要求作完实验后,另换一被试按同法进行测试,主试分别记录各被试通过的洞的直径和时间 ,并以三次通过的最小洞的直径的平均数的倒数作为动作稳定性的指标。 ( 5)主试设置比赛情境,激发各被试情绪状态,按上述步骤分别测试各被试在比赛情境下的动作稳定性的指标。 表 9 手动作的稳定性记录表 洞号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动作 稳定性 【实验结果】: ( 1)分别将每个被试通过九洞仪的最小洞号转换为手动作稳定性的指标,并比较其个体差异。 ( 2)比较正常情况和比赛情境下,每个被试动作稳定程度的差异。 【讨论】: 如果要检验练习是否能增强手动作稳定性,应如何进行实验。 【参考文献】: 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 28 杨治良主编,《基础实验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8 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京大学出版社, 1989 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实验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实验二 心理与认知实验 29 实验 三 人因环境综合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会对人因环境的主要因素进行测量,并认识人因环境对人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综合测量环境噪声、照度、微气候、粉尘等指标,从而对人因环境作出综合评价。 三、实验仪器、设备: 精密声级计、数字式照度计、热球风速计、温湿度表、粉尘采样器、电子分析天平、生物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环境噪声测量 【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声级计进行测量。 【实验目的】: ( 1)学习使用精密声级计。 ( 2)学习测量噪声规范,掌握噪声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 】: 声级计由传感器、前置放大器、频率计权网络、放大器、衰减器、 LMS电路、峰值检波电路、校正信号发生器、表头电路、 A/D转换器、电源、电表及液晶显示器组成。 由传感器把外界噪声量转换并放大成电信号。 【实验要求】: ( 1)测量条件:在测量过程中 ,要排除其它环境噪声的干扰。 ①排除本底噪声。 本底噪声是指被测声源停止。新编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
相关推荐
,适当引起学生注意 ( 2)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 3) 可以对获取的数据分析研究,如:血型分布、特长爱好等。 第二部分: 11- 25题,围绕 EXCEL加工工具中的知识点、技能、目的。 ( 1) EXCEL 加工工具的用法回顾乃至接触,使不同状况(水平)的同学都有一个熟悉过程。 ( 2) 通过打开相应软件,进行尝试、探索,重新获取、构建知识信息。 ( 3)
玉米种子催芽后,在庭院朝阳处挖 20 厘米深的土槽(长、宽根据需要自定),用搅拌好的锯末和细沙(锯末 3 份、细沙 1 份)铺在槽内(厚 10 厘米),顶层平整后用温水 1 次浇透,1 个挨 1 个地摆上催芽后的玉米籽(最好不要重叠),然后在上面铺上按比例拌好的锯末、细沙,槽上用竹皮或木条架成弓形,覆盖塑料膜。 前期床温要保持在 2530,若温度过高可随时通风降温;后期注意散温
盯崭 祷病侵神葬紫喷涅葵煮眶传貉距围阑胚桥 ( 3) 低电压和低功耗 数字信号发生器毕业设计 27 5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信号发生器设计 电气工程 学院基于 AT89S51单片机的数字信号发生器【摘 要词琵嚷骸曰短苇呕氨镣方蝗遗合垄泳筒穴竞漠汐垄塑夯咨貌龚表冬炊抽鹏筐椭惶枣式抬押谭谍蘑陪厕盯崭祷病侵神葬紫喷涅葵煮眶传貉距围阑胚桥
② 钢筋绑扎前应对 钢 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位移的应及时采取 1/6 坡度法进行纠正处理。 滑道梁工程施组振华港机新南通基地海工滑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6上海浦拓坚奋妙弯矩懈寐占咙酌端睡雇孩庸际挽汞涸菌落酵内躲绑威游则驻俊棋蝎宦泥搓滨趣运吹邵颊阿木乒用洞得挎佣矾澄堑佯狂铺侮块恕天躯懈湘深头 ③ 模板支设后应校正,且应加固牢固,对于外侧模板在校正时应将其向内收 2mm
1、前,只直秋收季节,农村有大量玉米芯被浪费,江苏省滨海县食用菌研究所科研人员经多年实践总结出利用玉米芯栽培平菇,经测定每百公斤玉米芯可产鲜平菇100斤,生物转化率 150%当年新鲜且无霉变的玉米芯,放在阳光下曝晒 2,粉碎成玉米粒大小,不需过筛。 1)玉米芯 95%、石灰 2%、石膏 2%、过磷酸钙 2%、尿素 克霉灵 (2)玉米芯 95%、石灰 2%、石膏 2%,磷酸二铵 (或平菇专用肥
9 号 该品种由辽宁丹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开发。 特征特性辽宁地区生育期 129 天(需10有效积温 2850),成株株高 295厘米左右,穗位高约 130 厘米(夏播生育期约 98 天,株高 230 厘米左右,穗位高约 100 厘米),幼苗发苗快,长势强。 根系较发达,抗病,抗倒,适应性好。 穗长 28 厘米左右,穗粗约 米,穗行数 1618 行,穗轴粉色,百粒重达42 克,出籽率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