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新高炉开炉方案内容摘要:

恢复烘炉后,应在当时温度基础上,重新按规定升温速度升温,切不可因停烘延误了时间而加快升温速度。 烘炉过程中,定时检查各灌浆孔、排汽孔,保持其畅通,有堵塞的及时捅开。 并注意炉体的各处膨胀情况,做好标记。 ,当降温至 200℃以下时,全开混风大闸及调节 阀,逐渐关小送风炉的冷风阀,直至关死,冷风凉炉。 冷风凉炉期间,当风温接近冷风温度时安排高炉热风炉系统试风查漏,查漏结束后,停止送风,打开全部放散,打开风口视孔大盖,开倒流阀,加速凉炉,具备入炉条件后, 拆除导流板,拔出炉缸电偶,装好 11风口中小套,吹管,烘炉结束。 (由值班工长负责配合) : 、气密箱温度、炉缸温度以及各部分炉墙的温度。 ,分析一次烘炉废气成份。 80~90%冷却,冷却壁通少量水,以出水温度不大于 45℃为原则,超过 45℃时,可以适当加大水量来控制,由看水工负责,并作好记录。 ,发现堵塞应及时掏开(由看水工负责 ) ,并从铁口、渣口拉出炉缸热电偶,作好装炉准备。 炉顶液压设备和润滑设备不得漏油,并将原油渍清理干净,以防火灾事故发生,并准备好消防器材。 ,高炉值班工长应定期去检查炉顶设备及炉身冷却设备,并注意个人安全。 ,严格控制炉顶温度,气密箱温度,不允许超过规定,防止损坏炉顶设备。 因这次烘炉前,高炉炉底两层碳砖以上重砌 过,并更换了部分冷板,在烘炉之前用木柴进行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烘烤,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此次烘炉比照正规烘炉时间有很大一部分的缩短,且前期升温较快,考虑到先前木柴烧炉的效果,在高温区用时较多。 序号 烘烤温度(℃) 升温(℃ /h) 时间(小时) 1 常温 — 300 20 13 2 300 恒温 20 3 300— 600 20 15 4 600 恒温 36 5 600— 40 50 12 合计 96 14 高炉热风烘炉曲线 01002003004005006007000 13 33 48 84 96风温 15 : 充分做好升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利于升温连续不间断顺利进行,本次采用借用外厂富余高炉煤气,避免二次点火的危险性,做到安全、顺利,因此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好各项工作。 . 1对 3热风炉各阀及机械设施联合试车,确认正常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工作,若有卡塞、运转异常等现象,升温前必须全部排出; 热风炉所有电气设备、仪表系统、控制系统全部投入运行,检查确认烟道、拱顶、煤气压力、空气压力等仪表是否按要求安装好; 风炉各冷却系统全面冲洗,试 水试压,并提前四小时供水,若有漏水迹象立即提出整改方案,保证烘炉进度; ,使其在升温过程中均匀受力; ;。 升温时必须做烟囱抽力试验,若抽力较弱或不能将废气从烟囱抽走,必须人工用木材将烟道、烟窗烘烤,恢复正常抽力后方可进行烘炉工作; ,避免因突冷突热而破坏耐火砌体,影响使用寿命; ,缓慢而且充分膨胀,避免热应力集中而造成损坏; 顶温度为依据,兼顾废气温度,拱顶温度≯ 1350℃,烟道(废气)温度≯ 350℃,以利于保护拱顶及炉篦子、烟道等设备; ,中期平稳,后期快的升温原则,严格按升温曲线升温; 升温过程连续进行,严禁时升、时停,以免耐火砌体产生裂逢,若因故必须停止升温时,要采取保温措施,按焖炉处理,恢复升温后按当时温度基础重新按曲线升温,切忌因停止升温而赶进度。 升温初期因燃烧温度低,随时有熄火的可能,因此必须注意监护,一旦发现熄火,立即关闭煤气,再关助燃空气,等待 510分钟后,再重新按人工点火升温程序进行,避免发生煤气爆炸事故; 严格按升温曲线升温,拱顶温度波动控制 +20℃、 10℃,升温过程中若拱顶温度超过规定值,不得采取降温措施,而是在此温度值等待进度,若拱顶温度低于规定值时,同样不得强行赶进度,仍按原进度升温,所差时间可在保温期适当调整,避免温度忽高忽低而造成砌体损坏; ,保证阀体正常工作; ,炉篦子长期承受重载而且高温下工作,严格控制烟道温度不得超过 350℃; ,对各人孔、点火孔 等仔细检查,确保紧固严密,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 ,若遇特殊情况,立即上报相关领导; 做好防爆、中毒工作,进入煤气区域必须两人同行,一人监护,一人工作,避免发生煤气中毒事件; ,配备齐足量的消防设施; ,特别是低温阶段,属高危操作,必须将炉内残余煤气吹扫干净后方能进行二次点火,火正常后,方可离开,防止发生煤气爆炸事故; 经常巡回检查水、煤气、助燃空气等压力、流量及使用效果,防止因特殊原因,如突然 停电而造成停水,无助燃空气等造成意外事故。 ,中温段稳,高温段快的原则控制; ,将实际进度曲线每班绘画在升温曲线上,以便作对比; ,严格按升温曲线进行; 16。 序号 烘烤温度 升温速度(℃ /h) 时间( h) 1 常温 — 300 10 26 2 300 恒温 30 3 300~600 15 20 4 600 恒温 30 5 600~1100 50 10 6 合计 116 高炉热风炉烘炉曲线 0200400600800100012000 26 56 76 106 116风温 17 高炉引送煤气方案 一、成立安全组织机构 总指挥: 宋国民 现场总指挥: 宋国刚、柏森、崔运海 副总指挥: 关长增、赵俊杰 二、设技术确认机构 对设备的安全确认(安全阀、压力表、煤气管道、压力容器、打压、耐压记录等)。 接地网安全确认(避雷设施的接地图、管道设施的接地图)。 负责现场确认连续 3次的爆发试验,合格后关闭放散。 三、成立保卫组 组长: 陈建生、房清国 成员:张国柱、江洪亮、冀超侠、任东辉 负责确认: 消防车、救护车、医护人员、警戒人员和备用车辆的联系到位,并执行警戒现场的任务(警戒范围有平面图)。 负责引送高炉煤气人员的工作证的制作、发放。 四、组员职责 驱走、引送煤气现场所有无关人员,并在各主要干道和路口的戒严。 检查工程基建施工(护网、护罩、护栏、爬梯、平台等)是否规范,主管网无施工动火,确认电焊机接地线全部拆除。 五、煤防站职责 安全制度及岗前培训的确认(包括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投产方案、投产前的事故预案)。 负责外网的煤气爆发试验。 负责检查确认警戒区内的明火、外网及 水封情况是否达到送气标准。 负责查看确认所有外网人孔、盲板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放散全部在开启状态。 负责引送煤气期间的救护工作和监护工作,警报器、氧气呼吸器、苏生器、担架、备用氧气并全部到位,并处于临战状态。 六、确认工作的实施 设备的确认要在送气前一天完毕〔包括爆发试验取样点,放散阀位置,高炉及外网的(蒸汽或氮气)吹扫点、水封、蒸汽、氮气气源等〕 安全措施及现场警戒区的形成,在送气前 90分钟完毕。 送气安全措施确认完毕。 由相关领导签字,安全部门确认并签字,向总指挥报告,确认具备送气条件, 可以送气。 七、高炉引送煤气技术方案 高炉煤气引送气确定为分段引气的原则。 从高炉炉顶先引至重力除尘,从重力除尘引至布袋除尘,并在布袋除尘末端净煤气管网做三次爆发试验合格后引至外网。 技术条件: ①、高炉 14个送风风口全部燃烧。 高炉下料正常,炉况稳定顺行。 18 ②、送风后,每小时取一次煤气分析 H O2含量,待炉顶压为≥ 3Kpa。 炉顶温度稳定在 150- 250℃煤气成分到达 H2﹤ 4%、 O2﹤ 1%。 试验合格,高炉继续下料正常,就可与炼铁厂长和煤气主管安全部门协调确认,报告总指挥,引送煤气作业开始实施。 ③、 引送煤气操作顺序: A、引煤气前,重力除尘的切断阀、清灰阀关闭。 布袋箱体进出口蝶阀、眼 镜 阀关闭,中间仓放灰阀关闭。 B、高炉炉顶放散阀、重力除尘器放散阀、布袋箱体放散阀和煤气总管放散阀,净煤气总管放散阀全开。 C、各布袋箱体和煤气入、净煤气出口眼镜阀全关,布袋除尘器与外网眼睛阀全关、调压阀组开,反吹系统正常。 D、开始引送煤气:先开重力除尘器切断阀,经出煤气放散 10- 15分钟后,打开一个布袋箱体和煤气进出口蝶阀、眼睛阀再放散 10- 15 分钟后,开另一箱体进粗口煤气蝶阀和眼镜阀,关第一箱体放散,按顺序一次完成 10个布袋箱体的操作(此段由煤防站监护,高炉 布袋 工操作完成)。 E、引煤气前,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箱体各部位、外网煤气管道通入足够的蒸汽吹扫。 F、停止吹扫用气,放散 10- 15分钟,开净煤气蝶阀和眼镜阀送净煤气至外网,外网爆发试验合格后,关闭一个高炉炉顶放散,依次关重力除尘放散阀,关粗煤气放散阀,通知炼铁主控。 外网作业人员关外网末端放散。 G、外网煤气合格后,开热风炉蝶阀和眼镜阀做置换气体操作, 将煤气引至热风炉,在热风炉做三次爆发试验合格后。 a、关热风炉煤气放散阀; b、告知热风炉点炉; c、高炉主控调节煤气压力 至 4- 7Kpa关高炉炉顶另一个放散。 H、报告总指挥送煤气完毕,通知炼铁主控附煤气作业外网示意图⑪。 可以进行正常高压操作。 八、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煤气作业期间,必须实行二人监护制。 在作业前应对所有的工具和氧气呼吸器进行严格检查。 本次作业属大型危险作业,参加作业人员必须听从作业指挥人员统一指挥。 凡参加作业单位和人员应熟悉本作业方案,并按本单位承担的具体任务落实好,达到标准。 有安全部门和煤气主管验收。 凡参加作业人员和单位要保持通讯联络通畅。 在作业前鸣警报,封闭作业现场后方可开始作业。 凡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煤气放散时周围 40m内严禁有明火、热源,并分组设专人看守放散点。 水封保持满流,氮气吹扫时注意安全,防止氮气窒息。 备注:高炉生产初期( 48 小时内),炼铁人员上下高炉进入布袋除尘、热风系统必须佩戴便携式报警器并由煤防站全天候监护。 九、对外要求 蒸汽(或氮气)压力必须充足。 在吹扫置换作业期间不能停止供应(保持在 )。 周围各单位人员在作业期间必须听从防护人员的统一指挥。 在作业期间随时根据需要撤离作业现场。 作 业前,消防车、救护车及医护人员到现场待命。 公司准备充足的对讲机,以保持通讯设施高度畅通。 19 煤气事故处理预案 一、 主要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344号; 6.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国务院令第 302号; 7.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2222020。 二、 指导思想和原则; 明确职责,开炉期间,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事故应急救援中,做到有组织应急。 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将事故损失和危险降至最小。 三、 公司概况; 公司 2020年 9月建厂,公司占地面积 253080m2,厂址位于内邱县城西 6公里隆昔路北侧。 现有员工680人,固定资产 ,有 440m3炼铁高炉一座及配套设施,主要产品为炼钢和铸造用生铁,年生产能力 54万吨,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18亿元,利税 1亿元。 四、 主要事故类型、危险因素分析和应急救援措施; 1. 煤气事故; 、 事故类型: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 、 危险因素分析; a) 煤气泄漏,一氧化碳中毒; b) 煤气着火烧伤; c) 爆炸造成物体坠落砸伤、煤气管网和储存设备设施损坏及其他二次伤害。 、 应急救援措施; 、煤气事故现场应急处理 20 a)发生煤气大量泄漏、着火、爆炸、中毒等事故时,发生事故区域的岗位人员立即汇报调度室和车间负责人,发生着火事故岗位人员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报出着火地点、着火介质、火势情况等,同时迅速汇报调度室和车间负责人,组织义务消防队员现场灭火,并派专人引导消防车到现场灭火。 b)调度室接到煤气事故的通知后,应立即通知相关人 员采取应急措施。 如:设置安全标识牌、警戒线,煤气事故现场的紧急疏散等等。 并根据现场煤气事故的严重程度,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科室、车间、联系、协调,对现场进行戒严和救护。 c)安全科组织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抢救事故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 d)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由保安科负责协调组织布置岗哨,组织非抢救人员进入。 进入煤气危险区域的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氧气或空气呼吸器,严禁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 e) 煤气大面积泄漏时,应立即设立警戒范围,所有人 员依据“逆风”(煤气)而逃的原则,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防止中毒人员扩大。 f) 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不得向煤气设施恢复送气。 煤气泄漏的应急处理 a)燃气区域内发现煤气泄漏后,岗位人员应立即向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