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文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有设备全部都设在各子网内部, 由总网集中控制、设置、管理,同时实现全部子网内部的报警、音频、视频信号向控制总中心传送、处理和经过授权后的副控管理。 第 12 页 整个系统布局在监控力度上,按照 “重点区域重点控制,一般区域一般控制”的思想部署,室外重点区域的控制要实现 24小时全天侯监控,不留死角,室内重点部位的控制要具备“报警探测器 +现场灯光联动”的功能,某些部位还要和门禁控制联动,实现 24小时全天侯监控;一般区域一般控制,主要掌握校园内各个受控现场的情况。 在监控质量上要求体现较高质量,因此在设备选型上,要求设备性价比高,档次较高。 控制中心部 分 控制总中心设在北院 45楼校公安处,在中心控制室设置一台音视频输入无限制(只取决于专用网络情况)和输出无限制的(只取决于中心网络情况)的中心控制主机;一套由( 18+4)个数字终端控制显示的屏幕墙,屏幕墙由 18台 21” 纯平显示器( VGA输入,可 16分屏显示)和一套 DLP大屏幕拼接屏 (由 4台 50” DLP单元墙组成 )及屏幕墙机柜组成;以及控制台、交换机、防火墙、 UPS电源及相关设备等。 子网部分 、前端单体 根据目前的条件,在北院、南院、西院三个子网的相关部位分别设置 37台数字前端单体 ,其中,只有 5个门卫值班室的前端单体是可以现场控制的,其余 32个前端单体均是无人值守的;在高新科技园暂设 4台可以现场控制的数字前端单体。 、副控中心 在北院、南院、西院的相关部位分别设置 6个副控,位于行政楼、凝固实验室、航空楼、基础楼、航海学院、无人机研究所等六个原有的监控室,高科技园 1个副控,分别配置一套带有显示器和键盘鼠标的副控主机。 第 13 页 、门卫值班室 在北院、南院、西院门卫值班室内各设置一个室内图像监控点,一个紧急报警按钮,一只对讲用麦克风,一台数字前端单体,并配置电脑显示器和键鼠。 将 本区域内出入口、门卫室内监控点图像及附近的室外监控点图像及报警探头的报警信号输入到该处的前端单体。 、应急求助报警亭 在北院、南院及西院的适当位置共设置 10个应急求助报警亭,每个报警亭内安装摄像机、警灯、警铃、紧急报警按钮、麦克风等设备;每个报警亭附近各设置一个室外固定摄像机及报警联动灯。 、门禁系统 在南院和高新科技园设有 9个出入口管理系统。 门禁系统由网点控制器(门禁控制器)、读卡器(双向)、门磁开关、电控锁组成。 、周界防范 周界防范系统前端采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采集信号, 收集到报警联动控制器,报警联动控制器通过总线形式与前端单体连接。 统计点位分布 按照初步统计的结果,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点位统计为: ( 1)、图像监控点 203个。 其中:室外图像监控点 18个,原有图像监控点 12个,新增室内图像监控点 90个,室外图像监控点 83 个(室外固定摄像机有 20 个、室外活动监控点58个、室外高速球 5个)。 室内监控点选用彩色二倍手动变焦半球摄像机;报警亭固定点选用超低照度、可感红外线彩色摄像机;室外大范围监控选用带云台防水、防尘保护的一体化彩色摄像机,重点部位选用彩色一体化高速球;园 区周界选用室外防水型彩色变焦红外摄像 第 14 页 机(预留)。 ( 2)、报警点 151个。 其中,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 115对,红外 /微波双鉴报警探测器21个,紧急报警按钮 15个。 ( 3)、对讲用麦克风 16个。 ( 4)、门禁控制设备 9套。 设备配置总表 、 4 个子网主要设备配置表(不包括原有及预留点位 ) 序号 子网名称 室外 云台摄 像机 室外高速球 室内固定摄像机 前端单体数量(路数) 网点控制器 副控 室外 固定摄 象机 报警联动控制器数量(路数) 1 北院 42 3 47 27 0 4 14 26( 4路) 2 南院 6 1 19 7 3 1 4 7( 4路) 3 西院 10 1 1 3 0 1 2 3( 4路) 4 高新科技园 0 0 23 4 6 1 0 4( 4路 合计 58 5 90 12( 8路) +23( 4路) +6( 16 路) 9 7 20 40 、控制中心主要设备配置表 新建一个监控控制中心主要设备配置如下: 名称 中心 控制主机 数字终端 屏幕墙 控 制 台 21” 显 示 器 50”DLP单元墙 UPS电源 交换机 台式电脑(液晶显示屏) 前端单体 数量(路数) 控制中心 1 22 1 1 18 4 1 1 9 0 、线缆敷设要求 本系统按工程施工内容为四个子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周界防范子系统、门禁子系统及室外报警亭报警子系统: 1)、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本系统的所有现场监控点的视频图像传输用 SYV755同轴电 第 15 页 缆、音频信号传输用 RVVP2*、控制信号传输用 RVS2*就近的前端单体,前端单体和其现场摄像机及解码器取用同一个安全的供电电源,现场摄像机及解码器等设备的电源线由就近建筑穿管埋地引来。 2)、周界防范子系 统:本系统要求在北院、南院及西院的部分围墙上设置防入侵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西院所有围墙均设置防入侵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 探测器的接收端的四芯线( RVV4*)及发射端的二芯线( RVV2*)先穿管沿围墙内壁 ,再穿管埋地敷设到就近的报警联动控制器,探测器电源(与报警联动控制器设置在一处)由就近的前端单体的 220v电源经变压、整流成 DC12V穿管埋地引来 ,在围墙上穿管沿墙明敷。 3)、门禁子系统:本系统要求在航空楼、航海楼、高新科技园等校内重要出入口设置门禁控制点,由网点控制器、双向(即双门 )读卡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安装支架及电池电源等设备组成。 要求具有双向门禁控制,利用校园网联网控制,与消防和监控系统联动。 4)、报警亭报警子系统:本系统要求在北院、南院、西院设 10个报警亭。 报警亭设备由紧急报警按钮、警灯、警号、报警联动控制器等报警设备、语音对讲麦克风、图象复核用摄象机组成。 所有视频线、音频线、报警线都在亭内穿管敷设,电源线由就近建筑穿管埋地引来。 第 16 页 第四章 结构设计 、总体技术要求 控制总中心:使用纯数字化、网络化数字控制系统。 尽量减少布线至控制总 中心,除控制总中心所在建筑物本身的子网以外,其它子网的视频线、电源线和控制线路不得铺设至控制总中心所在的建筑物。 系统供电采用各子网独立供电方式,确保供电安全,并配有 UPS电源。 控制总中心可任意移动房间位置。 控制总中心支持 36路以上 VGA数字显示屏幕墙,每路屏幕墙可单路或多分屏显示,多分屏显示可任意配置为 16分屏,显示图像任意组合。 副控中心无数量限制(仅受网络情况限制)。 摄像机采用性价比高、可靠性好的进口品牌。 图像采用 ,数据码流可调。 音视频信 号实时、同步传输。 系统具有多级电子地图显示、多路报警接收、报警地图联动及报警图像联动功能。 系统集视音频监控、报警管理、语音双向对讲、 AV/VGA显示等于一体,实现多网合一。 1系统的前端单体平时为无人值守模式,可随时扩展为现场前端单体(只需增加一套电脑显示器和键鼠即可)。 、数字控制原理 数字中心控制系统是专门针对安防图像处理行业所要求的实时影音同步录像功能而开发的全天候的实时数字影像处理系统。 具有画质清晰,实时显示,系统稳定 ,远程传输图像效果好等特性。 本系统可以长时间 24小时不 间断运行。 该系统具有的多种录像功能,在有事件发生时可以及时反映,并可在事后问题处理时提供可靠证据。 第 17 页 显示子系统主要用于图像显示输出,显示器可用 VGA显示器,也可用 AV监视器,尺寸大小可视需要选择。 用报警主机把来自前端报警探头的报警信息及时、准确的送到数字图像控制系统,并通过数字图像控制系统传送到安防指挥中心的屏幕墙上。 随着数字化图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模拟监控已经不能满足监控行业的需求。 而国外的厂家还没有相应的数字化产品。 数字中心控制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功能强大、扩展方便、容易多级联网和控制等优点。 该系统音频、视频、报警、监控、录像于一体,完全能满足 校园 监控要求。 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视 /音频数据的采集、编码、解码、存储等环节都以数字形式实现。 而视频流的传输则通过网络平台进行。 整个系统的 管理 和 配置 等功能由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软件 实现。 这种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全数字化、全网络化的系统,可以同现有的 多媒体系统、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集成,方便地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 同时在系统中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报警、远程控制等功能。 、数字系统优势 以往国际知名的监控产品生产厂家的系统主要是由模拟矩阵或场开关组成,其主要缺点是: (1)不能联网 ,(2)录像画面动画 ,(3)所有线缆均需敷设至监控中心 ,施工难度大 ,(4)扩展非常不方便。 现在很多单位用户由于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的网点(或楼群)分布比较分散、独立,各部分往往还有自己作为监控分中心的要求,用传统的模拟矩阵组成的电视监控报警系统来实现会导致设备庞杂、施工布线成本大量增加和系统可靠性下降的不良后果,也给系统总中心的管理带来诸多的不便。 远程数字化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的诞生就完全解决了 这个矛盾,该系统可通过 PSTN、 ISDN、LAN, WAN, SATELLITE等远程传输及控制方式,接收来自各个分布网点(或楼群)的音、视频、报警数据及其它一些相关数据。 可通过网络传输,远程修改前端主机的某些参数(如:摄像机参数,录像计划参数等),直接对前端主机的云台进行操作控制,并将任意接收到的图像发送到屏幕墙显示,使得监控系统中心的管理变得简单、快捷。 第 18 页 数字系统是目前网络化图像监控的最佳选择,也是图像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普及和数字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网络的大型监控系统的实现具有 了切实的实际应用价值。 采用数字化、标准化、开放式的结构设计,系统中所有音 /视频、报警信息都是先由分布在网络中的各个前端控制单元进行现场数字化采集压缩、存储处理后,再由控制中心通过网络进行调用和管理,既利用了计算机网络,又不依赖于网络。 满足了网络化监控系统建设需要整体设计、分布实施,既有分散控制、又有集中调度管理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系统功能,又具有扩充方便,容易升级等优点。 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 数字控制设备是建立在计算机软件基础上的硬件设备,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除了与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稳定可靠有关外,系统的软 件一定要是集成度高、功能强大的成熟产品,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可靠。 安防系统对安全性和保密性具有很高的要求。 除了要保证设备安装的安全性之外,设备使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保密性是系统设计阶段不容忽视的问题。 好的数字产品,一定要具有操作者权限设定、密码管理、系统操作日志、网络传输数据加密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来保证系统的安全。 系统设计应在充分满足系统应用功能和性能要求,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的情况下,选用性价比最高的系统配置和产品配置。 数字系统将模拟矩阵、数字硬盘录像机、视频服务器等图像控制、记录和网络传输设备 的功能集成在一起,可以在各个监控现场,通过各个数字前端控制单元先将现场的音 /视频信号、报警信号进行数字化压缩、存储、处理,再通过网络传输和控制,从而节约了大量的系统设备和。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文件(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