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 浚单20的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0 的高产栽培技术 浚单 20 是河南省浚县农科所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 该品种幼苗拱土能力强,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株型紧凑、清秀,穗位适中、整齐,活棵成熟。 夏播生育期 96d,株高 241位高 106实筒型,均匀一致,结实性好,黄粒。 品质好,商品价值高。 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过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方法,增加种子生活力,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并可减轻病虫害发生,达到苗早、苗齐、苗壮的目的。 (1)晒种:播种前选择晴天,摊在干燥向阳的土场(切忌在水泥地)上,连续曝晒 23d,并注意翻动,使种子晒均匀,可提高出苗率。 (2)浸种:播种前用冷水浸种 12h,或用温水(水温 5557)浸种610h。 (3)药 2、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可用 50%辛硫磷乳油拌种,药、水、种子的配比为 1(4050)(500600);或用 40%甲基异柳磷乳油拌种,药、水、种的配比为 1(3040)400。 用玉米种衣剂拌种既防病又治虫,可优先选用。 仅可以延长生长期,而且由于播种早,气温低,苗期生长慢,基部节间短而粗,提高了抗倒性。 套种田一般在麦收前 710d 左右。 过早,小麦、玉米的共生期长,苗期病虫害严重;过晚,产量受到影响。 为了一播全苗,要足墒下种,可播前造墒,亦可播后浇水。 如无条件套种,夏直播田,必须早字当头,力争早播,越早越好,一旦小麦成熟,集中力量抢收抢种。 关:(1)适当增加播量(3467 平方米);(2)采用 3、玉米播种耧,既能深浅一致,又能保证密度;(3)施用种肥;(4)足墒播种,最好是播种后浇跟种水;(5)规格播种,把握种植密度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技术。 适宜种植密度在 40004500 株。 行距一般为宽行75右,窄行 40距 25右。 二、早”。 即:早喷药防治病虫害。 玉米粗缩病的敏感期是在苗期35 片叶,应在玉米 3 叶前喷药防治;早中耕灭茬,灭茬后再喷除草剂;早追苗肥;遇旱早浇水;早间定苗。 间苗时要采取“死尺活苗”的方法,即在缺苗断垄的一端留双株或叁株,不宜补种或补栽。 定苗时应做到“四去四留”,即去弱苗、留壮苗,去大小苗、留齐苗,去病苗、留健苗,去混杂苗、留纯苗。 叶间苗,5 叶定苗,去除病弱株。 3 4、冲耕除草除草 23 次。 第 1 次在定苗时进行。 以促根下扎,茎杆粗壮,起蹲苗作用。 第2 次在拔节前进行。 第 3 次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进行,结合培土防倒伏、雨后必锄,破除板结杂草。 0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 磷 为 667 平方米产 500700施优质农家肥 2000肥 4050氮2030磷酸钙 3050酸钾 1520合翻耕作基肥。 麦田套种,在出苗后穴施或结合中耕施入。 对高产田应“前轻后重”即前期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 20%30%,后期追肥量占 70%80%。 肥力不高的田块,追肥要“前重后轻”,第 1 次追肥量占总量的 60%,第 2 次占 40%。 两次追肥时间分别为第 1 次拔节肥(攻秆肥),宜在 5、6 片展开叶时;第 2 次是追攻穗肥(大喇叭口期),1012 片展开叶时。 也怕涝。 特别是苗期和灌浆成熟期,耐涝能力差,要及时排水。 在抽雄前 1015d,是需水关键时期,此时是雌、雄穗进入分化小穗和小花阶段,缺水果穗抽不出米,使空秆增多。 此期遇干旱要及时灌水,在灌浆期遇旱也要灌水,确保籽粒饱满。 每天上午 9 时至下午 3 时隔行去雄穗。 人工授粉在雄穗盛花期,每天上午 911 时,用竹竿制成丁字架推动雄穗或用手轻摇植株,使花粉落在花丝上,隔天 1 次,连续 23 次,促进授粉,要及时除去无效第 2 果穗。 单 20 高抗矮花叶病,抗小斑病,抗玉米螟,中抗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感大斑病,黑粉病。 必须注 6、意防治大斑病、黑粉病、茎腐病等病虫害。 (1)玉米黑粉病农业防治:实行轮作;重病区栽培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避免氮肥过多,抽雄前后要保证水分供应;田间早期发现病瘤应及时刈除并深埋,秋收后彻底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可减少初侵染源。 药剂防治:播种时用种子量 20%粉锈宁乳油拌种,同时以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土壤和粪肥处理。 生长期彻底防治玉米螟等虫害。 (2)玉米大斑病农业防治:清除病株残体,实行合理轮作,减少初次侵染源。 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注意排水,加强管理,增强抗病力。 药剂防治。 掌握发病初期,用 50%的退菌特 800 倍液,或用 65% 7、的可湿性代森锌 400500 倍液,或用 50%的可湿性敌菌灵感 500 倍液,喷雾 23 次,可收到一定防治效果。 (3)茎腐病又叫玉米青枯病农业措施: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高温沤肥,减少田间初侵染来源。 实行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换茬,防止土壤中病原菌积累。 播期对茎腐病的发病有明显影响,春播玉米、套种玉米和夏播玉米适期晚播都能减少茎腐病的发生。 增施农家肥;钾肥或在玉米拔节期增施氮磷钾复合肥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抗倒性,减轻或推迟发病。 合理密植,种植密度应因地力和品种而异。 地力差,密度过高,植株的抗病性、抗倒性都会降低。 雨后及时排水,中耕松土,降低田间湿度;浇水时应避开高温时间;发病植株要及时清除,并集中销毁。 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 5%菌毒清水剂 500600 倍液或 200(106)农用链霉素或 400(106)新植霉素以及 12300 波尔多液喷雾防治,57d 喷施 1 次,连喷 23 次。 三、适时收获一般当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时,即为完熟期,此时收获产量最高。 生产上若不影响正常种麦,应尽量晚收。 如果急需腾茬,尚未成熟的地块,亦可带穗收获,收后丛簇,促其后熟,提高千粒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