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内容摘要:

听用房主要包括视听室和控制室两部分,按实际需要配备器材室、资料室和维修门(需设听觉室时可另设集体听音室和个人聆听问),进口处设管理台和办公室,视听室内采用的视听桌有单座型、双座型,桌上均带有电源开关和局部照明,便于读者笔记。 视听室的房间尺度、地面坡度、座位排列、设备安 装位置等,均需符合各类播放方式(如放映幻灯、书写投影、放电视、电影录像和播音等)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由于视听室是在比较封闭条件下使用的,要求室内空气新鲜,故应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条件允许时宜设空调系统。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必须控制室内噪声级符合标准要求,并控制混响时间以保证语言的清晰度。 图书馆附设少年儿童阅览室时,馆舍人口应分别设置。 内部除留出必要的工作联系通道外,应进行全面分隔,以免相互干扰并保证独立使用。 在少儿部还应辟一间大阅览区兼作活动室,便于节假日组织少年儿童进行知识性的宣讲、竞赛、放录音 、录像、举办展览、书评等符合儿童兴趣和爱好的集体活动。 并应考虑陪同少儿的家长阅览和休息座椅。 有条件时应在盲人书桌上设置电源插头,以便为盲人读者利用听音设备收听音响资料。 残疾读者可同一般读者共同利用一般阅览室。 但应在管理(出纳)台附近设置老年及残疾人专用座位,以便就近关注。 目录检索、出纳空间 当前,很多图书馆的目录检索部采用了计算机终端,不仅可以查找本馆的文献资料,还可以在网上查找其它馆的资料。 可以肯定,今后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计算机的 终端的数量和读者使用计算机终端的要求。 但在目前,尚不能全部用计算机检索取代传统的检索工具,卡片目录和书本式目录同样存在,只不过每本书的卡片数量会减少,两套或三套由各馆自行确定。 在设计目录检索空间时,应对卡片书目和计算机终端数量全面考虑,合理确定面积和空间尺度。 目录检索空间应靠近读者人口或与出纳空间毗邻,或处于同一空间为好,方便使用。 由于读者集中,流动性大,比较噪杂,不宜靠近阅览区。 目录厅与出纳处合并设置,服务方便、空间开阔,是国内图书馆设计惯用的手法。 为了避免由于读者过于集中造成混乱,在平面布 置中应作好功能分区和人流疏导,使查目、咨询、借书、还书和等候各得其所。 使家具设备按规定尺寸排列,让人流按工艺顺序通行,目录柜的设置要求顺序连贯,也可用做分隔视线的屏障。 处理得当不仅馆容整齐,也有助于消除混乱现象。 目录厅内目录柜的排列要求整齐,按分类和笔划次序保持明显的延续关系,使读者一目了然。 目录室的布置根据各馆的情况而定。 目录使用频繁的柜子周围查目和通道的空间应相应放大,免得查目时互相妨碍。 计算机终端宜靠墙布置,便于接线,并应使显示屏避开窗户的直射光,照明的对比不宜太强,以免引起视觉疲劳。 台子 可选专用产品,每台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 目录柜的选型应按服务对象和使用卡片目录的频繁程度而定。 如读者目录的使用率较高,最好选用竖向屉数少的目录柜(有的采用开敞式目录盒)。 其上顶高度按成人和儿童两类尺寸加以限制,分布在较大的目录检索空间中,避免读者使用时拥挤、干扰。 而业务目录仅供内业人员使用,则直选用竖向屉数较多的柜子,周围留出空间也无需过大。 随着各馆藏书量不断扩大,目录卡片也相应增加,故目录柜的选型也跟着向多屉型发展,目前多采用两层 5X5 屉目录柜组合,搁置在 高的台座 L,连续排列比较适用。 这种目录柜如用于少儿馆时,只需另换一个高 的低台座。 随着阅览室开架管理,让读者能在各个阅览的目录柜中查到本阅览室的藏书,这种目录柜使用人数相对较少,要求轻便、灵活,宜采用 4X4 型目录柜,放在 或 的台座上。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中女同志比例较大,故供内业使用的目录柜,不宜俊柜顶大高。 如采用 3 个 4 4 或 4 个 3 3 型目录柜,下面承以 高的台座, 中心出纳台要求和书库靠近并连通,主要是为了缩短工作人员提书的往返距离,节省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要求书库与出纳台之间不设踏步,主要是为了便于书车通行,此点往往不为设计人员所重视。 由于书库与出纳厅(室)层高不同,致使出纳台内出现高差。 不少图书馆的设计在此处采用踏步连接,这样单靠工作人员徒手提书往返,不仅非常劳累,而且容易发生跌伤事故,人为造成工艺流线不顺畅。 本条规定当高差实在不可避免时可用坡道连接,但最大坡度不得超过 1:8。 由于书库一般多为一个防火分区,故从消防角度考虑,要求如为防火门,应向出纳台方向平开,门外 1. 40m 范围内应平坦无障碍物。 纳工作人员活动的空间,除办理借还手续外,还有联系书库的通道(人行和书车通行)和暂时存放常用书的书架、运书车、办公桌和放书袋卡的柜子(或旋盘)等。 出纳台内进深尺寸(含出纳台宽度在内)无水平传送设备情况时,一般不宜小于 ,当有水平的传送设备时按工艺布局的实际需要尺寸确定。 』总的情况是进深窄了,内部通行不便,进深太宽又会拉长工作路线。 应根据工作岗位多少,结合任务频繁程度,在限量之间确定合宜深度。 2.出纳台外为读者活动范围,包括借书、还书进行书目咨询(有时另设咨询台)、填写 索书条、等候提书、翻阅提书内容 和填写借书卡等活动,还需考虑新书推荐(通过展橱或壁龛展示)所占位置。 由于每个出纳人员的服务能力按柜台长度计算为 左右,即相当于每次接待并排 3 个读者同时索书、提书、办理借书手续。 在借、还书高峰时间内(物别是高校图书馆课间),读者有时要集找好几层人之多,故出纳台外也应有充裕的位置才不致拥挤阻塞。 经对不同规模各类图书馆的实例进行分析,确定出纳台外读者面积至少应按出纳内每工作岗位占使用面积的 倍计算较为适用。 并进一步规定出纳台前应保持不小于 3. 00m 宽的深度,这个尺寸是按借书高峰时出纳前站立至少三层等 候借还书的读者,出纳台对面另有人正在查阅目录的情况下,中间尚能满足两人相对穿行所需要的总宽度确定的。 3.出纳台长度根据一个人坐着不动服务时双臂在台面上的活动范围确定。 按我国人体尺寸,如考虑向左右各跨一步活动服务时,其可达 左右,但台子宜呈弧线,考虑到几个工作台组合时,以直线为佳,故确定每岗位按 计算。 公共活动及辅助服务空间 根据调查资料,图书馆门厅的职能日益完善,一改传统图书馆仅为人口的面貌,增加了不少内容,如验证、咨询、监控等,故条文中予以扩展。 并对门厅使用面积的 计算给出指标。 在实行开架管理的图书馆中,读者存包问题,必须认真考虑。 一是位置,二是规模。 一般认为,宜与主人口分开,设在其附近为宜,方便读者使用,也有利于安全。 根据 L 海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对存物柜数量和每个柜占用的面积计算确定出设计参数。 图书馆通过介绍书刊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最新科学技术、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达到利用馆藏为四化建设服务的目的。 陈列也是介绍、推荐书刊的主要方式之一。 陈列 厅室)位置的选择应注意: 1.宜设在读者经常通过或逗留的地方,以吸引更多的读者注意 ; 2.不应使发自陈列场所的噪声影响阅览室的安静。 图书馆的陈列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新书推荐、内容介绍、图书评价; 2.时势宣传、图片展览; 3.专题图书资料或重要文献陈列、展览; 4.读者园地、心得交流。 第 2 两项宜在出纳厅、目录厅、门厅、走廊内进行。 可结合室内环境设计,合理疏导人流,适当安排门窗,留出大片墙面设新书展示栏,布置陈列台、陈列柜,也可在墙面上设置嵌墙橱窗。 第 3 项应专设陈列室,长期或定期开放。 近年来国际文化交流、集体或私人赠书活动较多,也有必要进行短期的公开展示。 此外,各馆多配合新书推荐举办读者园地,交流学习心得,少年儿童图书馆多将此列为经常性的业务活动定期举办,可在阅览室、门厅、走廊或室外壁报栏上刊登。 为了使展示墙面有一定的延续性和不受阳光照射,陈列厅最好采取顶部采光或朝北向采取高侧窗采光。 报告厅 1.图书馆所设报告厅主要为了进行图书宣传、阅览辅导,举办各类学术活动之用。 这类场所由于人员集中,电气线路多,不仅干扰大,而且安全因素也差。 如设于馆舍内部,应和阅览区有一定的距离或进行分隔。 设在楼层时,更应符合安全疏散的要求。 经验证明 300 座的报告厅进 行学术报告较为适用,使用、管理也灵活。 另外, 由于建筑空间不大,容易组织到馆舍当中。 如果超过 300 座时,报告厅应和馆舍分开设置,避免给阅览区带来干 扰。 为了联系方便,可采用连廊相通。 单设出入口和专用卫生间,于单独对外开放。 2.报告厅的使用上应尽可能满足多种视听功能的演播要求,如扩音、放幻灯和书写投影、放映电影、电视和录像,必要时还应装设同声翻译设备。 建筑设计应采取相应的设施和技术处理,从各方面满足声、像播放的质量要求。 其中放映室部分应符合放映工艺及《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 3. 300 座以下报告厅 的厅堂使用面积参照《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之规定每座不应小于 0.80m2,放映室使用面积包括其机修门及专用厕所在内建议不小于。 大于 300 座且单独设置的报告厅,每座平均使用面积建议不小于。 各类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或设于单位内部的科研图书馆除外)应按管理方式和使用要求设置读者休息室(处)。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集中、分散布置或按阅览区的使用性质分层划片设置,也可区别对象把一般读者和专家、学生和教师的休息室分开设置。 读者休息也可利用过厅、楼梯厅或走廊的一角,避开人流路线作适当 的陈设和安排。 还可供应开水,使读者在长时间的阅读之后,有一个舒展体态恢复疲劳的场所。 图书馆的公共用厕所及内部工作人员厕所的位置安排和设备数量都很重要。 平面布局应按人员活动范围确定厕所位置,确定那些是读者与工作人员合用,那些又是某些岗位专用。 关于使用人员性别比例,读者按男女各半考虑,工作人员按实际人数计算,符合我国各地实际情况;卫生用具计算指标按男、女,成人及儿童分别加以规定。 公厕同时应考虑残疾人读者,设专用厕所男女各一个。 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 行政用房是图书馆中除 业务办公用房外,与其它各部门联系最为频繁的部门。 其中除值班保卫工作用房外,都不宜设在读者活动的交通线上。 为了工作联系方便,行政用房宜设于底层。 在大型馆舍中可占用一翼或一角,单独设门便利出人;如在馆舍楼外独立建造 时,宜设走廊连通。 行政办公用房的设计要求和使用面积应符合《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有关规定。 图书馆的业务用房和技术设备用房。 1.图书馆的业务用房是开展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职能部门。 由于各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应具备单独使用的工作环境,以避免相互干扰。 另如采编工作,还有一整套工艺操作流程才能符 合书籍编目加工的要求,因此除了应该保证这些用房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外,还应按其使用性质考虑安静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通风、采光和日照条件。 2.图书馆的技术设备用房,应根据各馆的规模、性质和实际需要设置。 这部分用房的规模伸缩性较大,设备和管线设施也比较复杂。 要求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工艺要求,整体布局经济合理,使用管理和安装维修方便,充分考虑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可能。 改建、扩建也应作到困地制宜。 新馆建设如因投资所限,不可能一次配套建齐时,要求设计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扩建方案,以利日后发展。 采编用房 1.采编用房是图书馆业务用房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它要进行一系列的新书编目加工工作,所以需要比较安静的环境,所在位置应和读者活动区分开或设门分隔。 由于经常有大量新书进馆,经过编目加工之后通过典藏或直接入库,所以它最好设在底层并和书库有方便的水平联系,或垂直运输设备。 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采编工作有其固定的工艺流程,包括采购、交换、拆包、验收、登录、分类、编目、加工等程序,实践证明采用~种大空间、小隔断的布局型式比较适应采编用房的特点(例如中、外文图书的编目应当分室进行,打字、油印应设于 小间内,财产帐目和办公用品应闭锁存放等)。 3.进书量大的图书馆应专设拆包间,并没门直通室外。 加室内外高差较大时,门口应设 卸车平台。 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日益普及,因而各使用部门均需安排计算机网络的通讯接口和足够的电源插座。 书刊资料的采购、编目部门是图书馆中使用计算机较为集中的地方,因此这一点更显重要。 典藏是将加工完毕的书刊进行分配的地方,图书的进出数量多,频率高,摊堆占用的空间亦较大,因而典藏用房的最小面积不宜小于。 内部目录卡片数量是以图书的种数来确定的,一种图书可有 若干复本,但目录卡片仅有一种,通常内部目录卡片每种图书配有二套,一套为分类目录,一套为书名目录,这对内部使用足可应付了。 因而内部目录卡片的总数量应按每种藏书二张卡片计算。 由于内部目录卡片柜一般均使用 10 格,按附录( C)列公式计算,得出每万张卡片所占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最小房间不宜小于 负有专题咨询和业务辅导任务的图书馆日常接待任务较多,有条件时应靠近各自的办公室另辟一个交谈空间(或接待室),便于随时接待来访者。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图书馆已不再是仅仅借阅书刊 的单一功能,情报服务和学术研究工作现正蓬勃开展,研究人员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组成中所占的比例亦正逐步上升,研究用房必须予以单独考虑,每个研究人员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日益进步,图书馆已将成为信息收集、处理、输送、服务的重要场所。 由于信息的采集、加工、不仅仅是图书采购、编目部门的事,还有一些人员亦在从事此类工作,例如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的生成即属此列,故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