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标书修编6-黄绿统名称内容摘要:

安装尺寸、元件的焊接、装配应符合产品图样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外壳应用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使用或搬运中可能遇到的机械力。 通过卡件直接安装在电力导线上,其卡线结构应有合适的握力,既要保证安装牢固,又不能造成电缆(线)损伤。 适应导线截面 35mm~ 400mm ;可带电安装和拆卸,应提供带电安装工具。 不应采用金属螺栓和扎带方式固定。 指示器 /传感器的安装应方便可靠,且保证在不同截面、不同外径的电线上安装时,不影响故障 检测性能。 外壳、结构零件应采用防锈防蚀材料,设备的外壳表面没有光污染,宜为工业浅灰色,外壳材料应具备防凝露功能。 内部线路板采用自动化焊接工艺,采用防水、防潮、防盐雾、防酸雾处理。 显示牌 360176。 范围内均可观察,采用反光材料,便于夜间观察。 对于电缆型指示器主机采用嵌入面板式结构正面安装,具备三相独立的相间短路及接地故障指示灯;指示器面板设置复位 /测试按钮;具备三相独立的短路传感器屏蔽式光纤自锁接口;光纤头采用屏蔽压塑插头插入连接或以螺栓或弹簧片压接,可自锁;金属线采用端子排接线,以螺栓或弹簧片压接,端子 排应具有防水滴存留凝结功能;接线端子应有清晰牢固标志;采用光纤或无线方式连接,以保证介质强度满足要求。 对于架空型指示器,应使安装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牢固;结构件经 50次装卸应到位且不变形。 对于具有通信终端的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应能具有: a) 具备防卫:灰尘、潮湿、盐污、霉菌、虫和动物。 b) 设备的结构设计应紧凑、小巧,重量轻,安装维护方便。 c) 设备内部的线路板宜采取嵌入式安装方式,同类产品相同功能的线路板、易损件应具有可换性,不同功能的线路板应有防误装措施。 d) 应具有完善的防锈、防磁、防震、防潮、防雷、防过电压、隔 热的措施。 e) 设备配套的户外控制回路电缆需阻燃防腐、 抗盐蚀、 耐高温、防爆晒,不开裂。 功能 基本功能 短路故障指示 当配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线路段对应相线上的指示器应检测到短路故障,并发出短路故障报警指示。 单相接地故障指示 当配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段上的指示器应检测到接地故障,并发出接地故障报警指示。 故障远传报警 当发生短路、单相接地故障后,指示器除进行相应的本地报警指示外,至少具备以下功能之一: a) 通过开关触点输出故障状态信息; b) 通过无线通信形式输出故障告警信息; c) 通过光纤通信形式输出 故障告警信息; d) 其他。 故障报警复位 指示器应能根据规定时间或线路恢复正常供电后自动复位,也可以根据故障性质(瞬时性或永久性)自动选择复位方式;自动复位时间可设 ,设置范围 0~24h。 电池低电量故障指示 对于具有通信终端的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采用蓄电池供电时,当电池电压降低到相应值时,指示器应具有电池低电量报警 并发送遥信信号功能。 蓄电池安装结构要求维护更换方便。 自检(测试)功能 故障指示器应具备手动检测功能,并能显示自检结果,并能在停电安装时辅助判断装置是否正常。 防止负荷波动误报警功能 在线路电流非故障 波动时,指示器不应误报警。 自动躲避合闸涌流功能 在配电线路进行送电合闸(或重合闸)时,安装在此线路的指示器应躲过冲击电流且不误动。 带电装卸功能 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应能带电装卸,装卸过程中不应误报警。 重合闸最小识别时间 a) 故障指示器应能识别重合闸间隔的瞬时性故障,并能正确动作; b) 非故障分支上安装的故障指示器,在经过重合闸间隔成功复电后,不应该由重合闸涌流造成误动作。 装置心跳功能 对于带通信远传功能的指示器,应能定期向主站发送处在工作状态的信息,定期发送时间可自定义。 通信 可接入无线通信模块 ,支持 3G/4G 等 无线通信 ,输出故障、线路电流、电池电量低等信息。 故障指示器与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距离不小于 30 米。 适应不同接地方式 可针对不同接地方式选择相应的故障判断依据。 高级功能 电气量监测 a) 可测量线路运行电流的有效值,突变电流值。 b) 可通过测量线路对地电场强度,显示线路电压的跌落幅度。 线路温度监测 可测量线路温度。 在线录波 可实现故障自动录波及人工招测录波,录波启动阀值(电流或电场)可设; 时钟同步及对时 a) 三相故障指示器(录波器)时钟同步; b)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与配网主站间具有对时功能。 GPS 定位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可实现 GPS 定位功能。 自组网通信 当光纤网络或公共网络无法覆盖时,可以通过自组网方式将现场信息上传到主站系统。 机械性能 握力测试 对于架空型和电缆型故障指示器,其卡线结构的握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在垂直于压线弹簧锁构成的平面方向的向下拉力应不小于指示器整体自重的 8 倍; b) 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安装到钢芯铝绞线后,其沿铝绞线方向的横向拉力应不小于 50N; c) 电缆型故障指示器安装到单芯电缆后,其沿电缆方向的横向拉力应不小于 30N。 振动测试 指示器应能承受 GB/T 112872020 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 I 级的振动响应和振动耐久试验。 试验后,指示器性能符合要求。 自由跌落 指示器应能承受 GB/T 中规定的 1 米高度的自由跌落试验。 试验后,指示器无破损、皲裂,性能符合要求。 电气性能 传统型故障指示器 故障告警灵敏度 短路故障报警:指示器应能根据线路负荷变化自动确定故障电流报警动作值,且动作误差应不大于177。 5%;高低温运行环境下动作误差应不大于177。 10%。 接地故障报警:有定量设置的特征值,其动作误差应不大于177。 5%;高低温运行环境下动作误差应不大于177。 10%。 启 动电流 指示器应能正确适用于线路轻载负荷线路的故障指示,要求启动电流最低支 持 10A。 故障报警正确率 线路故障启动报警动作正确率不小于 90%。 自动复位时间 可调,复位时间允许误差不大于177。 1%。 可识别故障电流最短持续时间 可识别的故障报警电流最短持续时间应在 20ms~40ms 之间。 短路电流耐受能力 25kA/4S。 可动作次数 翻牌显示、可动作次数≥ 5000 次 低电量报警 设备低电量报警值可设 置 ,且报警电压允许误差不大于177。 2%。 采样时间间隔 指示器应能实现实时通信,采样间隔时间可设,最低可低于 1ms。 平均功耗 传统故障指示器平均功耗 不大于 ; 通信终端静态功耗不大于 1W。 故障指示器 (带通信功能) 基本功能包括 条所有规定,并具有以下高级功能: 平均功耗 故障指示器(录波器)平均功耗不大于 ; 通信终端静态功耗不大于 1W。 电气量测量误差 电流有效值及突变值 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77。 2%( 0 ~ 200A),177。 5%( 200 ~ 630A)。 对地电场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77。 20%。 线路温度测量误差 测量范围应不小于 40℃ ~ 70℃,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77。 1℃。 在线录波 录波周波数不小于 8 个周波,采样频率不低于 800Hz。 时钟同步及对时 三相故障指示器(录波器)时钟同步误差应不大于177。 100us; 无线通信终端与配网主站间对时误差不大于177。 1s。 GPS 定位 GPS 定位误差应不大于 10 米。 自组网通信 自组网无线传输节点间可视通信距离应大于 100 米。 电磁兼容要求 静电放电抗扰度 指示器应能承受 GB/T 规定的试验等级 4 级的静电放电干扰。 在静电放电试验条件下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指示器性能正常。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指示器应能承受 GB/T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 3 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干扰。 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指示器性能正常。 浪涌(冲击)抗扰度 指示器应能承受 GB/T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 4 级的浪涌(冲击)干扰。 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指示器性能正常。 工频磁场抗扰度 指示器应能承受 GB/T 5级的工频磁场干扰。 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指示器性能正常。 磁场参数: 100A/m,持续正弦波。 临近干扰 用于电缆线路的指示器, 当相邻 100mm 的线路出现超过短路故障报警电流时,本线路指示器不应发生误报警。 用于架空线路的指示器,当相邻 300mm 的线路出现超过短路故障报警电流时,本线路指示器不应发生误报警。 环境适应性 低温 指示器应满足 GB/T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 35℃、 2h 的低温试验。 试验后,指示器功能正常。 高温 指示器应满足 GB/T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 70℃、 2h 的高温试验。 试验后,指示器功能正常。 交变湿热 指示器应满足 GB/T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温度 55℃、湿 度 93%,24h 的试验。 试验后,指示器接点对外壳的绝缘电阻不小于 5MΩ,功能正常。 安全特性 绝缘电阻 具有通信终端的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各回路对地和各回路之间绝缘电阻要求: a) 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绝缘电阻的要求见表 61; 表 61 正常条件下绝缘电阻要求 额定绝缘电压 U 绝缘电阻要求 U≤60V ≥10MΩ U60V ≥10MΩ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绝缘电阻采用 U60V 的要求。 b) 温度 +40℃ 177。 2 ℃ ,相对湿度 (93177。 3%)恒定湿热条件下绝缘电阻的要求见表62。 表 62 湿热条件下绝缘电阻要求 额定绝缘电压 U 绝缘电阻要求 U≤60V ≥ U60V ≥1MΩ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绝缘电阻采用 U60V 的要求。 介质强度 对具有通信终端的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能承受 GB/T137292020 规定的介质强度要求,试验电压见表 63。 试验后,指示器无击穿与无闪络现象。 表 63 介质强度要求 额定绝缘电压 U 试验电压有效值 U≤60V 500 60VU≤125V 1000 125VU≤250V 1500 注 :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试验电压采用 125VU≤250V 的要求。 冲击电压 对于具有交流工频电量输入回路的指示器,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能承受DL/T 7212020 规定的耐受冲击电压试验,指示器无击穿、闪络和绝缘损坏现象,试验后,指示器性能正常。 耐受短路冲击电流能力 指示器能承受 25kA,持续 4S 的短路冲击电流,外观应无破损、紧固件无松动现象,功能正常。 工作电源 a) 主机工作电源可采用锂电池、超级电容、太阳能板或 CT/PT 取电方式单独或者复合供电; b) 对装有电池的指示器 探头 ,其电源容量理论 待机时间应大于 10 年、报警指示时间大于 2020 小时; c) 对架空型通信终端,后备电源应能支持无主供电源情况下 20 天以上正常工作; d) 对于电缆型通信终端,后备电源应能支持无主供电源情况下 10min 以上正常工作。 e) 对于采用 CT 取电的指示器,取电 线路 最小工作电流不应大于 10A; f) 传统故障指示器工作电流不大于 10181。 A,报警指示工作电流不大于; g) 具有自取电功能的故障指示器(录波器)工作电流不大于 500181。 A; h) 指示器系统软件具有电池管理唤醒功能 (115 天可设 ),避免电池进入睡眠状态,影响主机工作。 着火危险 着火 危险试验用于验证外壳为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指示器应能满足GB/ 规定严酷等级 5 级试验,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指示器性能正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