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查治玉米金针虫内容摘要:

1、农民来植保站询问玉米苗发黄、干叶是什么原因。 我们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这些发黄、干叶的玉米苗土以下茎上或根都有虫咬的痕迹。 挖出苗发现是金针虫的为害,多的一株达 23 头。 玉米金针虫是一种以幼虫在地下蛀食玉米内茎和地下根部,可咬断没出土的幼苗,也可钻入较大的玉米苗根茎部取食,致使玉米苗枯死,造成缺苗断垄现象,严重时可使全田毁种。 所以提醒广大农民朋友积极行动起来查治玉米金针虫,以减少其为害。 一、形态特征玉米金针虫为叩头虫的幼虫,属多食性地下害虫,俗称铁丝虫,成虫俗称叩头虫。 属鞘翅目,叩头虫科,种类很多。 主要有三种为害较重: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和褐纹金针虫。 其中沟金针虫体色黄褐色(初孵化时白色),体形 2、较宽,扁平,胸腹背面有 1 条纵沟;细胸金针虫体色淡黄褐色(初孵白色半透明)细长,圆筒形。 金针虫体坚硬光滑有光泽,老幼虫体长 1320 毫米。 二、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金针虫约 3 年 1 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 越冬成虫 3 月出土活动,5 月为产卵高峰期,卵孵化后即开始为害,幼虫喜潮湿的土壤,一般在 10 厘米土温 713时为害严重。 成虫羽化后,活动能力强,对刚腐烂的禾本科草类有趋性。 为害时,可咬断刚出土的幼苗,也可钻入已长大的幼苗根里取食为害,被害处不完全咬断,断口不整齐。 还能钻蛀咬食种子及块茎、块根,蛀成孔洞,被害株则干枯而死亡。 三、防治方法由于金针虫是幼虫不出土的地下害虫,又没有 3、趋味性,因此防治只有将药剂施入土中才有效。 40%甲基异柳磷、50%辛硫磷、48%天达毒死蜱或 50%的对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 剂和 10%20%的水对匀,均匀地喷洒在种子上并闷种 412 小时。 40%的乐果乳油或者是 48%的毒死蜱乳油 1000 倍液灌根;或用 50%的辛硫磷或 15%毒死蜱乳油 1000 倍液进行灌根处理。 用 基异柳磷颗粒剂(地达)23 公斤拌细土 2025 公斤;或用 5%甲基毒死蜱颗粒剂每亩 23 公斤拌细土 2530 公斤;或亩用地虫全杀2 公斤拌细土 2025 公斤撒于土表然后浇水,提高防治效果。 也可亩用 50%辛硫磷乳油 200250 克,加水 10 倍,喷于 2530 公斤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 轻为害。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如玉米已施用了主要成分为烟嘧磺隆的茎叶处理除草剂,施用前后 7 天禁止用有机磷农药,否则会发生药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