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防治抗虫棉上的玉米螟内容摘要:

年来,玉米螟对抗虫棉的为害逐年上升,广大棉农种植抗虫棉时应注意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的幼虫从棉株的幼嫩分杈处或叶腋间钻入主茎和果枝,造成枯枝、断茎,甚至死亡。 其幼虫还能吐丝随风飘移转移为害。 据田间调查:第一代、第二代玉米螟的发生为害期与第二代、第三代棉铃虫的发生为害期基本一致。 抗虫棉的第二代棉铃虫一般不需防治,此时正值棉花蕾期,棉株生长幼嫩,最易遭受玉米螟的为害,而且为害严重。 随着抗虫棉的推广种植,用药防治棉铃虫的次数大大减少,玉米螟也得不到有效防治,其为害越来越严重,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从多年田间调查看,玉米螟在分散棉田的为害重于集中棉田,故分散棉田更要注意搞好玉米螟的防治工作。 在玉米螟产卵盛期、幼虫孵化初期,有虫棉株达到 3%时应立即防治。 要选用对天敌较安全的农药,可选用 35%硫丹乳油 1000 倍、20%灭多畏乳油 1500 倍、夫菊酯 1000 倍、或 40%水胺硫磷乳油 800 倍液进行喷雾。 在棉花打顶之前,使用 100 倍的 40%久效磷乳油、或 35%棉安磷乳油 100 倍液滴注棉株顶心,既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又能保护天敌。 另外,结合田间整枝等管理措施,进行人工灭卵、捉虫,将打下的枝杈带出田外,可消灭大量害虫。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