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西南玉米区生产出良方内容摘要:

2、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增产。 针对晚春玉米(进入拔节、孕穗期),重点是早追猛施攻穗肥、辅助授粉。 此时宜以农家肥对速效氮肥,肥水齐上,满足穗分化对水肥的需求。 一般亩用尿素1720 公斤(占总施肥量的 50%)、农家肥 100 公斤、施水 1000 公斤。 抽雄吐丝后,正好进入多雨季节,应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减少果穗秃顶缺粒,促使籽粒饱满,提高产量和品质,可增产 5%10%左右。 二是做好后期抗旱防涝工作。 入夏后,西南地区进入降雨集中期,各地应注意防涝工作。 雨天后要及时开沟排水,做好防涝等措施,并适当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发生涝灾后要及时中耕、追施速效氮肥,促苗健壮生长。 同时,此时期也是夏、伏旱高发期,各地同时应注意抗旱,防止造成减产。 三是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由于去冬气温显著偏高,利于病菌和虫卵越冬,预计今年西南地区玉米主要病虫害以玉米螟、蚜虫、大小叶斑病、纹枯病、茎腐病为主,且发病趋势偏重。 总的趋势是虫重于病,土传病害重于叶斑病类。 各地应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 现推荐几种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制剂。 50%锐劲特乳剂防治玉米螟,亩用 30 毫升,对细沙 2 公斤,点心。 白僵菌粉剂防治玉米螟,亩用 20 克,对细沙 2 公斤,点心。 杀虫双颗粒剂,亩用 1000 克,点心。 艾美乐 70%水分散颗粒剂防治蚜虫,亩用 ,对水 50 公斤喷雾。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