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栗枝条栽培花菇技术内容摘要:

1、菇是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干燥气候等环境因子的刺激,导致菌盖表皮开裂,形成不规则纹理,是香菇的上等品。 香菇是典型的木腐菌,每生产 1 万筒菌筒,就要消耗 阔叶林。 为了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节约森林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我们试着用锥栗枝条栽培花菇,发现效果很好。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秋冬落叶后修剪和更新下来的锥栗枝条进行一次性切削成木屑,木屑应偏粗些,以增加通透性。 并备足麦皮或米糠,石膏或碳酸钙、糖以及塑料筒和消毒药品等。 常用配方有:锥栗枝木屑 79%、麦皮或细米糠18%、石膏或碳酸钙 2%、糖 1%:锥栗技术屑 73%、麦皮或细长糠 14%、棉籽壳10%、石膏或碳酸钙 2%、糖 1%。 木 2、屑过筛,剔除小木片、小木条及有棱角的硬物等,再将过筛的木屑与麦皮、石膏混合均匀。 然后将糖溶解于水中,再与以上混合物拌匀。 若用棉籽壳应预湿,再装袋灭菌,常压灭菌时间:100保持 14 小时,时,常压灭菌最开始的火力一定要旺,使温度尽快上升,避免培养料发酵变酸。 二、接种管理一般选择中温低型或低温型品种。 先将通过灭菌后的料筒搬入事先消毒好干净密封的房间冷却到 30以下,接种前,将房间消毒 1 次,每立米空间用高锰酸钾 7g,甲醛 12g,也可用气雾消毒盒 5g。 选择茵丝生长旺盛、菌龄适中的菌种接种,采用无菌操作。 接种后将菌筒按“一”字形堆叠,710 天后改为“#”字型堆叠,堆高 80100种排间要留 3、一走道。 堆叠时,将菌筒的孔穴朝向两侧,应经常检查堆温,温度不能超过 28。 当菌丝成圆圈,且直径为810,用 3的铁钉或眼针刺在菌丝生长处开 34 个小孔放气,以增加菌筒内的氧气,使菌丝长粗;同时应加强通风散热,防止烧菌,并清除和隔离污染菌筒。 当菌筒走满菌丝后 510 天,在菌筒两侧刺 2030 个小孔放气,菌筒含水量多的多刺,否则就少刺,刺孔深度为 右。 然后将菌筒堆按“#”字型堆 34 层,以利通风降温,注意避光,并减少菌筒翻动次数和温差刺激。 三、菌筒安全度夏在菌筒布满菌丝以前,搭盖好安全度夏的场所,以避免高温烧菌。 注意通风降温,确保菌筒度夏场所温度稳定在 30以下。 出菇前的养菌阶段,场所应保 4、持阴暗,不移动菌筒,以防止菌皮过厚、出菇难。 菌筒培养到 89 月,若发现菌筒内有“黄水”沉积,应及时用钉子在菌筒上刺孔排出黄水,防止烂筒。 四、菇生产过程中,若天气适宜就要给菌筒一定的温差刺激或振动刺激,促使其出菇;若天气不宜就让菌筒休息养菌。 第一批菇的催菇操作一定要到位,刺激不好菇蕾会大量发生,将影响花菇质量,并给割袋出菇带来困难。 菇若是高架栽培,不用脱袋:为了生产优质花菇,所留菇蕾不能过多,每袋留 57 个为宜。 菇蕾直径 1,挑选小大一致、健壮、分布均匀的菇蕾进行割袋出菇。 菇蕾过小,成活率低,影响产量:影响花菇质量。 割袋时用刀片在菇蕾边沿划 2/3 圆圈,让菇蕾从割口伸出,同时,将多余的菇蕾在袋外压死。 割完袋的菌筒放在适宜菇蕾生长的条件下培养,每天检查菌筒,压死菌筒新长出的菇蕾,以培养好所留的菇蕾。 湿。 菇蕾直径达 20右,需要控温、控湿,温度以 1015为好,前期湿度应保持在 65%75%,后期保持为 55%65%,湿度过小会致菇蕾干枯,过大则会降低花菇率。 完一批菇后,要让菌筒休息养菌一个星期左右,并适当补水,菌筒水分不足将影响下批花菇的生产。 采完 23 批菇后,在补水的同时还应适当添加营养液,以提高花菇产量、质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