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木耳覆土栽培新技术内容摘要:

1、得了比常规增产 30%以上的栽培效果。 1、栽培季节。 紫木耳是中高温型菌类。 可安排在 3制栽培袋,5栽培出耳。 2、菌种选择。 选用分解和抗杂性能强、菌丝壮、生长快、优质高产的菌株,如草优 1。 原种要求生长健壮、纯度高、菌岭短。 3、配料装袋。 培养料配方:草屑(各种作物桔秆或野草粉碎成粗木屑状,单一或多种混用)79%,麸皮(或米糠)10%、玉米粉 5%、石灰 3%、复合肥 石膏 1%,搪 将混合料拌匀后加水,使混合料含水量达 60%建堆发酵 5(温度升至 60,翻堆 2)。 散堆后即可装袋。 袋子规格为 15 厘米米。 4、灭菌、接种。 袋装完毕立即灭菌。 可采用土蒸灶常压(100氏度)灭菌10时。 出锅后,待料 2、袋温度降至 30时,在接种箱(室)中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 采用两头接种法,边接种边复原封口。 5、发菌管理。 将接种后的料袋搬进房中堆码整齐,避光发菌。 3气温低于紫木耳菌丝生长的需要,此时采取保温和加温措施,使料温保持 26氏度。 待菌丝全面吃料后,以自然温度培养。 如菌丝生长慢,可用消毒针锥子在菌丝生长部位扎些微孔,以增加氧气。 经 30培养后,菌丝可发满料袋。 1 周后转入出耳管理。 6、耳场准备。 耳场可选择在房前屋后、果园林地、菜地大田中,要求阴凉通风、排灌方便。 如无自然遮阳条件,应建高 2 米的遮阳拥,拥内光线“三阳七阴”。 场地选好后,依地形整地,挖宽 1 、深 、长度不限的畦,四周开好排水沟。 最后全场喷洒杀虫灭菌药。 7、覆土栽培。 将发菌完毕的料袋脱袋后排入畦中,间距 2 厘米。 袋间隙用经已消毒的肥土填平,在料面艘盖 2 厘米厚无菌肥土,盖上薄膜保湿。 5后,菌丝即可长入土中,浇透水 1 次。 数天后土面即有耳芽发生,此时应控制好温、湿度,并加强通风。 在适宜条件下,经 15 天,耳片即成熟,要及时采收。 每潮耳采收后,停水养菌数天,再补水追肥,进行下一潮耳的管理。 可连续采 4 潮耳,牛物效率达 120%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