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配方施肥技法内容摘要:

1、生产实践证明,甘薯配方施肥增产效果明显。 具体措施如下:一、追肥方法1、基肥:施用氮、磷、钾比例一般以 1 为宜。 亩产 25003000 公斤的中产薯田,亩约施纯氮 5斤,磷 0 公斤,钾 1015 公斤。 基肥应占施肥总量的 7080%,基肥一般亩施堆渣肥 15002000 公斤, 公斤(或碳铵 2 公斤),磷肥 1015 公斤,草木灰 5075 公斤(或氯化钾 0 公斤)。 施底肥应采用粗肥打底、精肥浅施的分层施肥法,用量多的可条施,一般可穴施。 即在起垄后栽苗前,按行、穴距开沟或挖穴,将底肥施入沟内或穴中,随即用锄耖和,使土肥混匀。 也可采用包厢肥的集中施肥法,即在包厢时,顺厢施肥,再刨厢,把肥料 2、包在厢内。 采取这些集中施肥法,可减少肥料损失,达到经济用肥的目的。 2、追肥:追肥宜分 3 次。 第 1 次攻苗肥,在插植后 10 天左右,套作在玉米收前 2030 天穿林早施,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 2025%,亩施人畜粪尿 500750 公斤或尿素 斤,对水穴施。 苗肥应根据底肥多少、天气和苗长势适量施用,防止施用过多造成苗徒长。 也可采取弱苗多施、旺苗少施的方法,促进全田平衡生长。 第 2 次在插植后 60 天左右,茎叶旺盛生长,块根逐渐膨大,需肥较多。 长势好和施过苗肥的以钾肥为主,氮肥少施;长势差的适当多施氮肥,配合钾肥。 一般亩施人粪尿 1000 公斤和草木灰 100 公斤,或尿素 10 公斤,过磷 3、酸钙 1015 公斤,氯化钾 斤,对水穴施,并与中耕、除草、培土等管理措施相结合。 第 3 次在插植后 80100 天进行,亩施尿素 斤,在收获前 3050 天也可用 2%的过磷酸钙液或 510%的草木灰浸泡澄清液 75100 公斤,每隔 1015 天喷 1 次,共喷 23 次,对茎叶长势差的可喷 1%的尿素溶液。 喷施时间以晴天下午 45 点钟为宜。 二、秋薯施肥秋薯在“立秋”前后栽插,生育期约 100 天。 因此必须抓住秋薯生育期短、需肥集中这个特点,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 秋薯施肥要掌握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壮藤结苕肥的原则。 一般底肥亩施厩肥 500750 公斤,尿素 斤,磷肥 10 公斤,草木灰 4、 50 公斤或氯化钾 5 公斤,条施或穴施。 栽后 10 天左右施提苗肥,亩施清水粪 750 公斤或尿素 斤,对水穴施。 栽后 40 天左右,施壮藤结薯肥,这次肥可用腐熟人畜粪 7501000 公斤拌草木灰 50 公斤左右穴施,并结合中耕、培土,防止养分流失。 三、薯尖越冬作种施肥薯尖作种施肥的原则是:早施重施底肥,适量施用定苗肥,看苗追越冬肥,勤施薄施春发肥。 底肥是薯苗生长的基础。 施用时应以腐熟优质堆厩肥为主,施肥量为每床(方米计算)100150 公斤,栽苗前 10 天左右施下,并与土壤充分混匀。 薯苗栽后,应根据床土干湿,施用腐熟人畜粪便水 100150 公斤,使土苗结合,稳苗促根。 薯苗越冬期需肥不多,在施足底肥和苗肥的情况下,可以不追肥。 但若发现叶片瘦小,叶色发黄并有缺肥症状时,可在晴天下午施一些细堆肥和草木灰,不仅有肥效,而且能吸湿吸热保温。 也可进行根外追肥,用 2%的过磷酸钙或 20%草木灰浸出液喷施,使苗体内糖分增加,以增强抗寒力。 苗幼芽开始萌发,应及时松土追肥。 追肥应先淡后浓,先少后多,先腐熟猪粪水后腐熟人尿水和化肥。 化肥对水搅匀泼施,施后用清水洗苗,以免灼伤。 头道肥,每床可施用腐熟淡猪粪水 100 公斤,以后根据薯苗长势,每隔 710 天追 1 次肥。 剪苗后,每剪 1 次追 1 次肥,以促进苗快发。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