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宁钢2号高炉3热风炉耐材检修方案内容摘要:
为主梁,三根 20b 工字钢作为次梁,两根 20b工字钢作为加固梁。 在次梁方向采用两根 20b 工字钢作为立柱,立柱上焊接一根 20b工字钢作为吊笼的吊点。 立柱前、左、右向采用 14工字钢作为斜撑。 主梁工字钢通过孔洞两侧挂 2T 手拉葫芦和炉顶 2T 手拉葫芦拉入炉内,在工字钢拉运前在牛腿支柱上涂抹黄油润滑。 主梁工字钢两根并排摆放,间距 240mm。 主梁工字钢采用 18mm 厚加筋版进行固定连接,炉壳外主梁 工字钢采用 20b 工字钢进行焊接固定。 在主梁工字钢安装就位后进行次梁的连接,次梁 (T 型 )和主梁通过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后采用 18mm 厚加筋版进行牢固。 次梁 (T 型 )连接完成后进行加固梁的焊接,加固梁焊接完成后采用 18mm 厚加筋版进行牢固。 另两根次梁焊接在主梁上方,接完成后采用 18mm 厚加筋版进行牢固,次梁两端焊接四个吊点和保险绳挂点,四个吊点焊作为吊盘的吊点。 如下图: 15 在主次梁焊接完成后满铺跳板,跳板铺好后进行吊盘的安装 (如下图 )。 吊盘安装采 用 14工字梁,大小 4200mm*2020mm,采用对焊的方式连接。 焊接过程中于中心线处预留一个 800mm*800mm 的孔洞作为吊笼上下用。 焊接完成后通过次梁方向四个吊点放入炉内简易架下方。 吊盘示意图 吊盘放下后在 T 型次梁上焊接两根 20b 工字钢立柱,立柱上方焊接一根 20b 工字钢作为吊笼的吊点。 靠近燃烧室中心线处立柱左右侧采用 14工字钢焊接成八字形进行加固,焊缝处均采用 18mm 厚钢板进行加固。 悬挑工字钢的悬挑部位与靠近燃烧室16 中心线处立柱采用 20b 工字钢进行焊接支撑加固,焊缝处均采用 18mm 厚钢板进行加固。 在大临设施搭设的同时进行点火孔平台卷扬机安装就位。 在大临设施搭设完成后 ,可有此处进入炉内 进行耐材破损调查。 施工措施材料 施工 措施材料表 序号 名 称 型 号 单位 数量 用 途 一 平面运输布置 1 轻轨 10 米 80 矿车行道,带道木 2 矿车 轻型,载重 1 吨 台 10 耐材运输 3 转盘 个 4 矿车转道 4 脚手架 φ 48 钢管 米 350 搭设保护棚 5 木跳板 δ =50mm m3 保护棚 二 垂直运输布置 1 槽钢 [25 吨 临时钢平台 2 槽 钢 [12 吨 临时钢平台 3 钢 跳板 吨 临时钢平台 4 角钢 ∠ 100 10 吨 临时钢平台 5 卷扬塔 H=55 米 座 1 垂直运输 6 脚手架 φ 48 钢管 吨 垂直运输 三 燃烧室脚手架 1 脚手架 φ 48 钢管 吨 炉内耐材破损调查、上料及砌筑 2 木跳板 δ =50mm m3 燃烧器及保护棚、 拆除及 砌筑平台 3 卷扬机 台 1 4 胶皮 米 2 45 保护 陶瓷燃烧器 5 运料吊斗 自制 个 4 耐材拆除及砌筑运输 17 6 工字钢 Ⅰ 18 吨 燃烧器及 中间保护棚 7 钢溜槽 自制 个 1 炉内 米以上耐材 四 拱顶和洞口防雨棚 1 钢管 φ 48 米 240 2 彩钢瓦 δ = 米 2 30 3 彩条布 米 2 50 五 人孔平台及爬梯 1 钢筋 φ 16 吨 2 制作钢爬梯 2 钢筋 φ 12 吨 维护栏杆 3 扁钢 δ =2 吨 爬梯护笼 4 角钢 ∠ 65 5 吨 人孔平台 5 钢 跳板 吨 人孔平台 18 安全措施清单 序号 措施内容 材料 单位 数量1 炉顶防雨棚彩钢板 m2 36角钢∠505 t 槽钢[ t 2 炉顶门字架加固工字钢I28a t 钢板 δ =20 t 3 炉顶平台安全维护安全网 床 8钢跳板(2500mm*250mm*45mm*) 块 16脚手架钢管 φ 48 t4 炉顶组合转加固钢筋 φ 20 t 炉顶进出爬梯 φ 32 t 5 炉内大墙加固角钢∠705 t 6 炉内安全防护吊棚工字钢I25a t 角钢∠705 t 脚手架钢管 φ 48 t 钢板 δ =20 t 安全网 床 157 燃烧室工作平台工字钢I25a t 工字钢I18 t 钢板 δ =16 t 8 燃烧室吊盘工字钢I14 t 钢板 δ =16 t 木跳板 δ =50mm L=4000mm b=250mm m2 209 燃烧室脚手架脚手架钢管 φ 48 t 木跳板 δ =50mm L=4000mm b=250mm m2 18运料吊斗 δ =6mm t 10 燃烧室中间保护棚工字钢I14 t 钢板 δ =6mm t 11 陶瓷燃烧器保护工字钢I14 t 木跳板 δ =50mm L=4000mm b=250mm m2 胶皮 2012 盲人孔(6处)平台脚手架钢管 φ 48 t 15钢跳板(2500mm*250mm*45mm*) 块 120彩钢板围护 m2 120 19 13 炉外垂直运输脚手架脚手架钢管 φ 48 t 13安全网 床 34钢跳板(2500mm*250mm*45mm*) 块 36彩钢板围护 m2 4514 平面运输安全通道脚手架钢管 φ 48 t 木跳板 δ =50mm L=4000mm b=250mm m3 15 波纹管拆除支撑平台工字钢I14 t 脚手架钢管 φ 48 t 木跳板 δ =50mm L=4000mm b=250mm m3 16 插盲板顶开装置(8处)钢板 δ =16mm t 角钢∠705 t 17 钢串筒下料斗(3个) δ =6mm t 钢串筒 φ =500*6 t 18 下料区维护钢板 δ =6mm t 加固槽钢[ t 19 烘炉管安装钢管 φ =219*6 t 管道支架[ t 六、耐材拆除运输通道 陶瓷燃烧器局部拆除 陶瓷燃烧器 拆除部位为 51~ 56 层,共 6 层,高度 918mm,为 HS 红柱石砖,拆除量约 10 吨,停炉后打开 米处的人孔,施工人员从该处进出。 燃烧器的顶面标高 米,拆除的耐火砖从人孔运出,由钢平台上的钢串筒溜到地面。 格子砖和中间隔墙拆除 打开炉壳上原有的 盲人孔 孔,安装钢串筒。 在 拱顶人孔 放入消防软梯, 施工人员进入炉内。 上部 格子砖拆除 格子砖的顶面标高为 米, 硅砖高度为 米,第三处盲人孔在 米处,因此,有 6 米高度的硅砖、燃烧器 4 米大墙、蓄热室 1 米大墙及迷宫部位的耐火砖拆除时, 通过燃烧室内的钢溜槽,从燃烧室 米处新开的人孔出料,作业人员在第四层钢平台上传递到钢管串筒溜到地面。 需要保护性拆除的 50 吨硅质格子砖, 由燃烧室内满堂脚手架内的料斗吊运,从热风出口处出料,卸到热风阀平台上的钢制料斗20 内,由检修行车倒运到地面。 钢溜筒卸料 当上部格子砖 拆除到 米处盲人孔时, 拆除的耐材通过 钢溜 筒 放 到地面。 在钢管溜筒的出料口四周,用钢跳板围城 2 米高的挡板,以防止溜下的耐材飞溅伤人,砸坏周围的设备。 留一个装料门,供铲车铲运废耐材。 拆除的耐材运至地面集中后,由业主组织车辆统一运至指定堆放点。 钢溜筒安装如下图: 21 热风出口人孔材料运输吊斗燃烧室满堂脚手架刚性保护棚缓冲胶皮δ =4 mm 溜筒δ =1 2m m吊耳钢丝绳和倒链 七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仔细消化、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认真组织、参加设计交底,同时取得各项技术资料及有关图集,制定施工技术措施,组织技术交底。 工程 项目开工前,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编制耐材进场计划、砌筑工艺卡,编22 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关键、特殊工序施工作业设计,严格按此施工。 认真准备本项目施工所必须遵循的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应采用的主要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按专业施工需要进行配备,保证标准的覆盖率达到 100%,技术质量部门负责对配备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登记注册。 测量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做到万无一失。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112020 《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92020 劳动力组织 项目组根据合同工期、施工进度计划、建设工作量、劳动生产率及其它因素制订项目施工各阶段的劳动力计划 ,并依此组织施工人员进入 施工场地。 按计划组织各工种劳动力进入施工场地,满足工程进展所需的数量,所投入的施工人员必须保证具备完成本项目所必备的技术素质。 从事各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应专业培训,并具有上岗证件,确保持证上岗 .尤其对特殊工种人员需加强培训,保证其技术素质。 施工物资准备 在认真消 化施工内容落实施工专用工器具及相关的施工资材 ,及时报出施工图、材料、设备、需用工作量计划 ,自行采购的材料,要及时采购 ,按计划供货 ,同时要保证材料的质量 (均要求随附合格证、质量保证书 ),认真复检各类资材的型号、规格、品种。 施工准备 完成动力用电、照明用电和施工用水的安装。 施工现场大临设施及机械设备调试完毕。 各种组合砖预砌筑检验合格。 办理工序交接手续并复核完毕。 炉外施工平面范围已批准,炉内 各处搭设平台材料及检查用的脚手架材料运至现场码放整齐。 施工所需的耐火材料已运输到现场。 23 八、热风炉 耐材检 修砌筑质量要求 宁 钢 二 号高炉 3热风炉 耐材检 修工程砌筑质量要求,原则上 以技术协议中要求的 砌筑质量为准。 但应根据大修的实际情况确定。 表 2:质量检查标准 序号 项 目 设计值 允许误差 备注 1 垂直砖缝厚度 3mm 1~ +1mm 塞尺 2 水平缝 与原有砖缝相 同 塞尺 3 垂直度 177。 5mm 2m 靠尺、水平 尺 4 平整度 5mm 2m 靠尺、水平 尺 5 半径误差 177。 15mm 卷尺 6 错台 3mm 塞尺 7 膨胀缝 ≤ 20mm 1,+2mm 卷尺 20mm 177。 2mm 24 九、 耐材检修施工顺序 耐火材料检查 预组装 炉外卷扬塔搭设 球顶 防雨棚搭设 各层钢平台制作安装 球顶耐材拆除 钢管串筒就位、炉壳进砖孔开孔 热风短管 耐材 砌筑 燃烧器耐材砌筑 燃烧室脚手架 拆除 球顶耐材砌筑 现场收尾、清理 热风短管 拱胎模具制作 进砖孔耐材拆除及清理 燃烧室满堂脚手架搭设、卷扬机安装 格子砖、燃烧室隔墙 耐材 拆除 格子砖、燃烧室隔墙 耐材 砌筑 热风短管 波纹管安装 热风短管 波纹管拆除 燃烧器耐材拆除 25 十 、 炉内 耐材的拆除 3热风炉耐材 检 修的部位 主要 是 球 顶 部分耐材 、 中间隔墙 、 热风出口短管、格子砖、 陶瓷燃烧器、 大墙和迷宫局部耐材。 球顶耐材 拆除 拆除球顶的 法兰盖板, 用风镐 从一侧 凿除 浇注料,拆除球顶塞孔砖,暴露出球顶硅质组合砖。 在拆除塞子砖时,为了不影响炉顶耐材结构的稳定性,采取用冲击钻轻打塞子砖缝进行拆除;拆除完成后,为了防止材料运 输碰撞塞子砖边耐材后松动而发生坍塌,故做一托圈对塞子砖边耐材进行托住保护。 拆除后该部位上口约 米,炉内侧孔洞约 400mm,基本可保证人员和专用设施的进出,如 下 图所示。 球顶 耐材 结构示意图 格子砖和隔墙 耐材 拆除 格子砖拆除的范围由上至下分别是 80 层的 K 质砖、 80 层的质砖、 45 层的 XX 质砖,拆除高度 米,拆除量约为 771 吨。 中间隔墙拆除的范围是 ~,拆除高度 ,拆除量约 375 吨。 格子砖拆除主要工具为风镐与撬棍,拆除方式为保护性逐层拆除,即拆除前将 格子砖孔洞用纤维塞至下一层,然后开始拆除待拆除层,每拆除一层即清扫干净后,塞好孔眼再拆下一层。 拆除过程中在采用风镐将格子体打松动后,及时将拆除耐材清除通过 燃烧器吊斗, 、 、 的进料孔传至炉外,炉内不能堆积,通过串筒溜到地面。 26 中间隔墙耐材的拆除与格子砖拆除同步进行,在 +~ + 为 2 层 K型砖,在 +~ + 有 4 层砖,依次为燃烧室工作层 HB 型砖,燃烧室保温层 IH型砖,蓄热室保温层 IE 型砖和蓄热室工作层 HS 型砖。 拆除时自上而下,拆除的废旧耐 材及时通过 的人孔, 、 、 的进料孔传至炉外,通过串筒。建筑土木]宁钢2号高炉3热风炉耐材检修方案
相关推荐
工时不再 在 一联各跨内同时施工,而是用一套设备,从桥梁一端逐孔施工 ,也可以是预制梁的逐孔架设施工,即简支变连续或悬臂变连续。 (如图 13) 逐孔施工法从施工技术方面有三种类型: (1) 采用临时支承组拼预制节段逐孔施工:它是将每一桥跨分成若干节段预制完成后在临时支承上逐孔组拼施工。 (2) 使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此法亦称移动模梁法,它是在可移动的支架、模板上完成一孔桥梁的全部工序。
人体产生危害。 它主要应用于复合材料的制造过程,起粘合作用。 这样含在地板中 的甲醛就不会立即挥发掉,而是因不同的温湿条件缓慢地挥发,挥发时间长达十年以上。 长期居住在甲醛浓度超标的环境,甲醛就会对人的眼、鼻、呼吸系统造成明显伤害或使人患皮肤病。 动物实验结果还显示,甲醛释放量超标还会导致鼻癌及呼吸系统癌变。 因此,各国对有关胶合板产品的甲醛释放量都制定有严格的标准,如日本
证 项 目 施工方案 脚手架无施工方案 扣 10分 施工方案不符合规范要求 扣 10分 脚手架高度超过规范规定无设计计算 书或未经上级审批 扣 6分 10 2 架体基础 脚手架基础不平、不实、无垫木 扣 10分 脚手架底部不加扫地杆 扣 5分 10 3 架体稳定 不按规定间距与墙体拉结的每有一处的 扣 5分 拉结不牢 固的每有一处的 扣 5分 不按规定设置剪刀撑的 扣 5分
**投资,对有优势的重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推介。 五是 网络招商。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招商活动,扩大招商宣传面。 主要做好 ****网和 **招商信息网内容的更新和项目上传,全方位宣传 **,推介项目,方便客商获取我县的投资信息,吸引更多的客商关注 **投资 **。 (二)加强督查,强化服务 县委、县政府根据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分配了年度招商引资 目标 任务,制订了考评细则和奖惩办法
1、北京地区摇摆机市场调研计划书目录一 前言二 调查目的三 调查内容四 调查对象及抽样五 调查方法六 调查程序及安排七 调查经费预算一 前言健身器材市场是近一、两年新兴起来的消费品市场之一,摇摆机更是新兴之中的新兴者。 据宏观预测,该市场成长曲线呈上升趋势。 为配合北京“三来”摇摆机进入北京市场,评估摇摆机行销环境,制定相应的广告策略及营销策略,预先进行北京地区健身器材市场调查大有必要。
压、质量损坏、产品过期等问题,也会按照公司的政策合理化利用仓容、库房,做好货物之间的墙距、柱距、垛距、灯距,以便 取 货通畅。 9. 配合好 各研发组长 和 研发人员 的需求。 当接到 研发组长 或 其它研发人员的请购 单 时 ,认真做好 请购 工作,如要及时 请购 的 物料 ,做好 研发人员和请购厂商之间的 协调工作,不能及时 到货 的 物料 ,会及时和 研发组长和研发人员 沟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