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内容摘要:

————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实践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设置 xxx为兼职疫情报告人。 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 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疫情报告人和校长报告情况。 二、疫情报告人职责 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我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实践报告工作; 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负责检查指导全校的学生晨检及消毒工作。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在同一个班级, 1天内有 3例或者连续 3天有多个学生( 5 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 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烧( )、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18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四、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学校领导、教办和街道疾病防控中心报告。 五、学校疫情监测与宣传 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午检因病缺课追查与登记制度。 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我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督、检查。 负责组织开展对我校全体人员及家长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学校应严格执行病患学生复课证明制度,复课证明须由原诊断单位开出,并加盖诊断单位公章,由学校疫情报告人保存。 孙集教办 2020年 9月 13日 晨 午 检 制 度 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预防学校甲型 H1N1流感及传染性疾病 的发生,特制定本制 19 度,并参照《青岛育才中学学生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合并执行。 一、每班班主任教师负责每天早晨及中午对本班在校学生进行晨 检及午检。 上午、下午学生一到校,查看学生体温自测,异常者,隔离并重点重测。 上午、下午第一节课预备时,对所有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 二、晨、午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在校 学生的健康情况;对未到学校的学生要及时了解缺勤的原因。 三、每日晨、午检情况要做好记录,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 细的记录。 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 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及电话、异常情况以及就诊情况等。 四、对晨、午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出现发烧、头疼、咳 嗽以及不能确定的症状和现象,要及时、详细地报告学校卫生室;督促有关学生及时就医;在重大传染病流行期间,出现相关疑似症状时应根据卫生室要求立即采取隔离及消毒等措施。 五、班主任教师对患病学生在治疗期间的情况要做好跟踪 20 记录 孙集教办 2020年 9月 13日 防控甲型 H1N1流感班主任责任书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关于做好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有关要求,切实做好 我校甲型 H1N1流感的预防工作,学校特与班主任签订此责任书。 每天上午 8: 00前或下午 2: 30前,班主任应对本班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进行晨、午检。 晨、午检内容包括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登记因病缺勤情况。 应通过观察、询问等手段,重点做好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结膜充血、皮肤黄疸等重点症状的监测;调查了解学生缺勤情况。 班主任进行晨、午检后,认真填写《孙集一中晨午检情况登记表》,并按照学校要求及时上报学管处。 由学管处将晨、午检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上报。 对晨、午检中发 现的可疑病症,班主任要通知学管处并及时带学生到学校隔离室(医务室),由学管处作进一步检查处理。 对于发热 176。 以上或可疑患病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诊治。 对到医院诊治或因病在家休息的学生每天要进行电话追踪,了解学生病情的诊治和康复情况,做好登记记录。 21 班主任要每天督促检查本班的环境卫生情况,责成专人按时开窗通风、进行室内消毒,并做好相关记录。 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清水洗手,洗手时要使用肥皂;在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 纸巾遮住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丢进垃圾桶。 如出现班内 1 例学生体温检测不准确或有特 殊情况未按时上报,立即停职。 此责任书一式二份,学校与班主任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校长签字:班主任签字: 2020年 9月 14日 防控甲型 H1N1流感消毒制度 为了切实搞好防控甲型 H1N1 流感工作,让校园内无污染源,无传播疾病的死角,让师生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工作,我校特制定本消毒制度。 一、消毒范围 各班级教室、楼道、学生宿舍、学校食堂、餐厅、各年级办公室、厕所等所有人员聚集区,确保消毒无死角,进行定时定点消毒。 二、消毒程序 喷洒 84消毒液,主要对 室内空气及环境消毒。 22 消毒人员防护与消毒步骤 ( 1)、消毒人员穿工作衣、隔离服、胶鞋;戴口罩、帽子、防护眼镜、一次性乳胶手套等。 ( 2)、室内空气: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地面、墙壁:使用喷雾消毒剂消毒或使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 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 200ml/m2~ 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 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15分。 餐(饮)具:首选蒸车消毒 10分钟。 室内消 毒时,应先关闭门窗,在密闭的环境内进行消毒,消毒完后注意消毒作用时间( 30 分钟以上),再用清水擦拭,以防消毒液对人体伤害。 注意自身防护,特别要注意勤洗手。 三、消毒物资、人员配备及要求 消毒物资的采购及发放由后勤管理处负责,请做好物资采购和发放的登记工作。 消毒工作由指定地点的各场所的物业管理人员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消毒规程操作,确保安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消毒工作。 各消毒场所每次消毒后要做好消毒记录,以备检查。 学校督查组进行巡察。 23 进出校门体温检测 制度 鉴于目前防控 H1N1 甲流形势异常严峻的现状,为了保障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维护校园的稳定,结合疫情发展情况和我校实际,经研究决定,从 2020 年 9月 14日上午 7:30开始实行进出校门体温检测制度,具体安排如下: 一、进出校门具体时间安排 学院实行全体人员进出校门体温检查措施。 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校园,体温高于。 篇七: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 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 24 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 延。 二、工作原则 、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 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 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 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 “四早 ”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 25 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 事件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如下: 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 发事件应急预案。 ,检查、督促学校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 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